第268章(第9頁)

  祝纓道:“既然已經說了,就痛快一點吧。”

  孔雀于是原原本本,說了自己如何被派到鹽場、兢兢業業,鑽研技藝,提高了産量。祝纓對所有人都不錯,這個她們也沒得挑剔,也按照份額,給各縣分鹽。可是很讨厭的一點就是,産量增加了,各縣就要求按比例多給,給的他們也不分給普通百姓,就昧下來轉賣高價。

  孔雀本人年紀不大不小的,蘇喆當年的小侍女都還能記塔朗家的仇,孔雀家也與其餘幾縣祖上有點冤仇。忘,是不可能全部忘的,對方做個好人,她還能忍,不做好人,她就做假賬了。

  也不能說是假賬,就是一本賬今年用、明年用,增産不報或者少報。祝纓回來之後,她還報了點增産算作是對這位大人的敬意。甘縣後來的鹽,也是出自于此。

  孔雀說完,昂着頭,道:“大人,寨子裡有孤寡小孩兒,旁人也會接濟。可沒有接濟好吃懶做的道理!誰能幹,也不是該死的!請大人明鑒!梧州的規矩,該改一改了。”

  蘇喆道:“你!”

  祝纓擺了擺手,對孔雀道:“把你那本實賬拿來我看吧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孔雀交了實賬,祝纓交給巫仁去核,卻對孔雀道:“以前是我沒回來,許多事并不能及時去管,如今我來了,有什麼想法、什麼委屈,都可以對我講。下不為例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“這賬,今年你還照着這一本交,”她晃了晃那本假賬,又指指巫仁拿着的那一本,“過年的時候,你到府裡來,咱們議一議明年的事。”

  孔雀瞬間放松了下來:“是!”

  祝纓沒有馬上處罰她,而是說:“這次放過你,不知道對你是好是壞。就此消除隔閡,以後都踏實用心是好。要是以為我好說話,從此恣意妄為,也不是你的福氣。”

  孔雀低下了頭,跪了下來:“我、我謹記大人教誨!”

  祝纓薅住了蘇喆:“行了,甭瞪眼了,咱們在這兒夠久了,該回去收莊稼了。”

  ……

  離了鹽場,祝纓才對蘇喆道:“你回來也有一年了,可也沒弄明白這裡的事呀,給你個差使,不驚動她們,弄明白了。我看看你有沒有長進。”

  蘇喆道:“是!”

  “記着,不許驚動她們。”

  蘇喆深呼吸:“是。”

  雖然鹽場有一點小事故,但此事非彼事,損公肥私是有的,好像又沒有什麼損失一般。一行人的心情還不算差。

  她們先回阿蘇家大寨,蘇喆留下,祝纓再返回山城。

  便在阿蘇寨,蘇鳴鸾又告訴她一個消息:“府裡送來了消息,有人前來投效,表哥請您早日回去主持大局呢。”

  祝纓驚訝地問:“投效?”

  “是,号稱名士。”

第462章

名士

  世間名士多了去了,也有一縣的名士、也有一州的名士、也有自稱的名士。祝纓見過天下頂頂有名的兩位,如今對名士并沒有太多的欽慕。

  劉松年是個毒舌,楊靜又孤高,名士總有各種缺點,祝纓沒有不管不顧連夜趕路,而是先在阿蘇家休息了一夜。

  這一夜,蘇鳴鸾過得十分精彩,她先找上了女兒,詢問鹽場發生了什麼事,蘇喆并不肯說。蘇鳴鸾疑心更重:“你的樣子可不像什麼都沒發生!必有大事!”

  “沒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