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青君問道:“姥,要是西番下場了,怎麼辦?”
祝纓笑道:“怎麼?這會兒又開始擔心了?”
祝青君不好意思地笑笑:“若是朝廷能與咱們呼應,那是再好不過了。可是遠隔關山,消息也不通暢。從來兩路合圍,都很少能夠精确合作的。”
蘇喆小聲地哼道:“何況朝中諸公又各有私心,我怕皇帝還想着讓咱們與西番消耗,他坐收漁人之利呢。”
祝纓眼風掃過,蘇喆消音了。
祝纓道:“西番就算想下場,也不至于傾盡一國之力。我料昆達赤還未能馴部諸部。至于你,祝新樂是你麾下。”
“是。”
“給他一個差使——前線我未必能夠時時掌握,你相機行事,一旦普生頭人潰敗。他熟悉路線,讓他帶人,攔住普生頭人一家往西番的逃路。我要普生頭人家死。不能把他們放到西番,給西番幹預的口實。”
“是!”
蘇喆的内心安靜了下來,看來,這一仗還沒個完,日後還有與西番的較量,她還有機會。
祝纓又說:“至于西番的詳情,你們灑斥侯,晴天他們也會努力。”還有林風,林風此去京城,任務之一就是從朝廷那裡獲取一些西番的情報。
别人不說,姚辰英恐怕是會知道一點的。政事堂、鴻胪寺,多少都會知道一些。順便打聽一些朝廷對西番的策略。這些就不必向祝青君、蘇喆交代了。
祝青君另有一個擔憂:“接下來都是硬骨頭,傷亡會重。總不能一直打埋伏,普生頭人就是再傻也能學乖。伏擊殺傷之後,還是要正面交鋒,他的騎兵雖不高明,咱們的也是新手,再有接下來……”
“打仗沒有不死人的,我已經準備好撫恤遺屬撫養孤兒了。照死傷三分之一來,超過三分之一,這仗也不用繼續打了,必然潰敗,大家一起死。”祝纓說。死三分之一才潰敗,已經是精銳了。通常,死十分之一,很多隊伍就開始人心浮動了。
祝青君徹底放下心來,與路丹青等人陸續出發。
自春至秋,普生頭人吃虧不小。祝青君等人或示弱、或詐降、或偷襲,力求在交戰之初多殺傷敵人。
接着,不惜血本數路并進,秋收時已将普生頭人的盟友們誅殺殆盡,普生頭人更是被圍在本家的大城裡,眼睜睜地看着王九等人帶着民伕在城外收莊稼。
那都是他的奴隸種下的!
第491章
親臨
王九的褲腿紮得緊緊的,腳上一雙輕便的鞋子,拄着一支木杖,鬥笠的沿從正面擡得挺高。他眯起眼睛,看向了遠處的城牆,普生頭人的纏頭上裝飾了鮮豔的鳥羽和閃亮的金銀,太陽下反射着刺眼的光。
王九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:“再加把勁兒!叫姥看看咱們也是能成事的,鐮刀的用處也不比馬刀小。”
正在彎腰割稻的農夫農婦答應一聲,一個婦人的聲音從後面說他:“大人,你閃開點兒,攔着我的路了。”
王九往一邊閃了閃,跳上了田埂,農婦的鐮刀很快就過來,邊揮着邊抱怨:“他們這怎麼種的?白瞎了這一片好地!”
普生頭人這片地真是讓喜愛土地的人心痛,這麼大的一片平地、離河還近,他們是怎麼種得這麼稀爛的?梧州、老梧州的土地都不算肥沃,産量隻有中原沃土的三分之二,哪怕經過改良也沒比得上朝廷财賦之地。可與普生頭人這一片比起來,就算好的了。
王九道:“他們不會種!瞧着前面的了嗎?等把那個城拿下來,這一片地就歸咱們了,到時候咱們盡可以好好侍弄莊稼。”
“還有荒地哩。”另一個繞着稻草跟過來捆紮的人說了一句。
王九道:“開荒呀。”
一聲哨響——是普生頭人在城頭上實在看不下去了,派出騎兵打開城門沖了出來。
王九道:“快!收起來!撤了!”
從幾個不同的方向又各沖出一隊人馬,截在了普生家騎兵的前面,雙方又是一陣厮殺!王九等人撤到了後方喝水,等到厮殺的聲音過去了,再重新開工。人們有條不紊地勞作,手腳快的趕着騾車将稻谷運往後方晾曬、脫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