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4章(第4頁)

  祝青君勒住馬,親自殿後,眼見番兵退盡,才徐徐撤入關内。

  關上關下一片歡騰。

  祝新樂道:“他們狡猾得很,還得防着他們再殺回來。”

  祝青君道:“你安排值夜吧。”對面攻車的器械都帶了好些過來,她也吃不準對面的決心有多大,究竟是試探,還是變了方向,一定要與安南過不去。

  三日後,關上牆頭又加了一尺,西番卻派了個使者過來。來人單騎到了城牆下,大呼:“請祝相公來說話。”

  祝青君在城頭回:“大人日理萬機,你有事隻管對我說,我會轉達的!”

  來人這才說明了來意,他是昆達赤的使者,要與朝廷講和的。信印都帶了。

  祝青君道:“這個我可做不了主,我也不認得你的信印。你們先來挑釁,現在又要求和,打也你、和也是你,哪有樣的好事?”

  對方忙解釋:“是邊臣不忠于我主,我主遣将征伐,有殘兵東逃,所以才追了過來。遇到一個關口,又不讓過,還以為是叛臣據險不降,所以才攻伐的!都是誤會。”

第504章

邊臣

  “從來沒想過?”祝纓有些詫異地看着祝煉。

  祝煉與趙蘇早幾天到了西州城,先做考核,聽聞西番挑釁,兩人沒有馬上離開,都暫住幾天觀察一下情況,等有了進一步的安排之後再走。祝纓找了個時間,認真問了問祝煉“有沒有意中人”的問題。

  張仙姑提醒得也對,年輕一輩都長大了,是得關心一下,這件事她是有責任的。往深了說,這幹系到安南接下來的發展。下一代、下下一代是個什麼樣的結構、布局,都會随着年輕人的婚姻發生變化。

  哪知問題一問,祝煉回了她一個帶了點茫然的表情。不是“有喜歡的人了不好跟家裡長輩講”的無措,是“這事兒我還沒想好”。

  這就有點奇怪了。有就是有,沒有就是沒有,這有什麼好猶豫的?哪怕回一句“全憑老師做主”都行。

  祝纓還在等着答案,祝煉還在組織語言。

  祝煉心裡轉了好幾回,終于開口了:“以前也想過,還沒想明白,不知哪樣好。既中意了,就是要結婚的,要過一輩子的,得慎重。”

  他謹慎地看了祝纓一眼。對着養大自己的老師,祝煉倒也沒什麼隐瞞,他确實需要一些指導。

  祝纓道:“你有什麼想法隻管說,是有喜歡的人不能說,還是遇着什麼難處了呢?我這裡沒有忌諱,你隻管講。”

  祝煉搖了搖頭:“也……還沒有喜歡的人,就是,不知道該喜歡什麼樣的。”

  一句話給祝纓逗樂了:“喜歡就是喜歡,不喜歡就是不喜歡,哪有什麼該不該的?是沒遇着?”

  祝煉道:“我是不知道該像趙家那樣喜歡,還是像蔣家那樣喜歡。”

  祝纓更感興趣了:“怎麼說?”

  “要是像趙大哥那樣,也挺好,祁娘子人也好,家裡也好。可是看着蔣婉家,夫婦二人都有事做,并不是哪一個人專在家裡,可也不錯。可惜兩者不能兼得,我心裡很是猶豫。安南的好姑娘,都埋頭做她們自己的事,像是理我,又像是不理我。”

  “什麼叫像呀?”

  祝煉的點扭捏,道:“也……也有唱歌的姑娘,我、我沒回,就沒有下文了,好像也不是很喜歡我。我……”

  祝纓道:“想得太多啦,喜歡就是喜歡,不喜歡就是不喜歡,你隻管順從自己的心。有遇到了喜歡的姑娘,人家也願意,就過來告訴我,我為你們操辦婚事。你自己喜歡就行,我不會為你安排你不願意要的婚事。”

  “可是,婚姻不是結兩姓之好的麼?”祝煉認真地說,“如趙大哥那般,祁娘子主内,開枝散葉,有子女,再聯姻,姻親之間扶植照應。如蔣婉那般,雖然在安南沒有根基,然而夫婦二人都有官職,也是照顧扶持。像外五縣的頭人們,世代聯姻,子孫繁多,自己就一家是一棵大樹。我是孤兒,不能為老師引來外援,終究不美。”

  祝纓道:“你們都姓祝,怎麼不是我的枝葉?”

  祝煉認真地道:“老師當我是家人,我是歡喜的。可是我擔心,大家各自有了妻小之後,也就有了私心。到時候,老師反而是最孤單的一個了。小的時候不懂事兒,一年大似一年,自己連官兒也做了,地方上多少人家的家務官司,怎麼能看不出來?地方士紳,聯姻就是結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