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2章(第10頁)

  “好,聽你的。”

  哪知陳放回複極慢,公文也不是陳放寫的,他隻胡亂簽了個名,說:“會檢查往來行人。但往來的人都有安南簽的文書,也不知道哪個是好人、哪個是壞人。”

  這也算是實情。

  劉昆道:“要不,咱們先設個局,抓到人牙子,拷問同黨。拿到名單,讓陳放抓人。”

  祝青君隐約覺得不對:“陳大郎一向熱情,現在這倒有點官樣文章在内。放到以前,你這主意,他早想到,與咱們協商了。我親自寫一封信問他,是不是有什麼事了。設局的事,也先着手。”

  “好。”

  很快,祝青君收到了陳放的回信,親筆,先是道歉,說之前太忙,多有怠慢。接着解釋了原因——陳萌病重。陳萌上了七十歲,見天拆解冼、鄭,不是他不想壓冼,而是皇帝護冼。前有立了個傻太子,後來連這個傻太子也死了。又有國政煩勞,兵戈才息。撐到現在算陳萌身體好。

  陳放如何能安心?

  信裡又說,販賣人口的事他知道了,這就讓人查去,隻要祝青君這兒有線索,他就抓人。信使又另帶了一封信是給祝纓的,祝青君派人與他同去西州。

  人剛走,祝纓的回文也到了,上面寫得簡潔:先與陳放協調,他要不在意,就告訴他,他要不管,安南就自己派人北上抓犯人了。

  祝青君将公文遞給劉昆:“還好,陳大郎有眼色。”

  “節帥行事這般……幹脆?”劉昆有點擔心,在安南這些日子了,安南固然不錯,較中原實力為弱,她擔心說話太嚣張會不會不好。還好,陳使君有眼色,她們不用向他放狠話了。

  “一向如此呀。”祝青君說。

  劉昆喃喃地道:“倒也是,是她能說出來的話。但願陳使君的信裡沒有冒犯的話,不會惹她老人家生氣。”

  ……——

  祝纓輕易不動怒。

  哪怕祝重華過來讨要書籍完了不走,與她聊兒子和蘇喆的事,她也沒有生氣。劉昆跟祝青君走了,雖然祝青君身份不同往日,但都是管着一個州,她有一個女先生,祝重華也就來試一試能不能再讨到一個。

  不料劉遨、劉衍各有任務,祝纓不給。祝重華也不氣餒,退一步,多要點書籍,這個祝纓就得同意了。

  接着,祝重華想調兒子回家:“讀了這些年的書,該回家教書了。我的兒子,送到大城裡來做學問、享受,怎麼能成人?媳婦兒也……不知道算不算我家的,孩子一準兒是不給我家了。這麼幾年,一事無成,不如回家教書種地,也算個正經生計。”

  祝纓道:“他自己的意思呢?”

  一說這個就生氣,祝重華也小小說了蘇喆幾句:“又吊着,又不給實信兒,她是個什麼打算?這有點欺負人了。她家大業大,不得嫁人,我家也是想娶妻的,不合适就趁早散了嘛!我也不強求。這事兒,不能聽那個傻小子的!”

  “蘇喆啊……”

  祝重華道:“我不能說别人的女孩兒太壞。是我自己的兒子不争氣!他硬要往上湊,我也不能說女孩兒錯得更多。可我家還要這個兒子娶妻生子哩。那一位要不是同我兒子有這一腿,我樂得見她活得潇灑。輪到自己兒子,我得為他着想……”

  祝纓道:“我知道了。這麼着,十七娘,你先透個風聲給他們倆,說要調他走,試探一下他們的反應。是聚是散,不用擺到明面是最好。沒個回音,你就拟文,給他調回去!”

  劉遨欠一欠身:“是。”心裡又想起了劉昆的信,寫的白翎是個混蛋,她不禁莞爾。以主政這般胸懷,女子這般作派,何須擔心白翎?隻看祝青君願意不願意。唉,如果當日十二娘……

  她振了振衣袖,出去了。

  祝纓道:“這下好了?”

  祝重華道:“多謝您成全。我也沒别的法子了,這小子打了打過了、罵也罵過了,他要再有出格的事兒,我隻好當沒生過他了。”

  祝纓笑笑,祝重華也笑了:“真的,我生的孩子不止他一個,死了的孩子也不止他一個。習慣了。”

  祝纓點點頭:“小妹家裡卻隻有她一個,打小的脾氣就是這樣啦,沒有誰好誰不好,配的時候不太協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