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5章(第6頁)

  祝纓道:“你不會短視嗎?”

  “我肯定不像他那樣!”

  祝纓道:“那還羨慕京城貴人的生活呢?”

  “羨慕歸羨慕,我又不傻!”郎睿大聲說。

  祝煉發出了笑聲,郎睿與他混熟了一點,策馬過去擠他,兩人鬧成一團。祝纓在一邊看着,心情尚佳。祝煉把話帶到了,王、施也能攔住皇帝的蠢念頭,這就足夠了。安南這裡,祝青君也很讓她滿意,孩子想得遠。祝煉也不錯,誠實,中肯。

  一路回到西州,幕府裡井井有條,劉遨、劉衍已經在着手編纂方志了,一切都不錯。

  除了沒過多久,西番又出動小股部隊撩架。安南這邊也習慣了,通常是打一打,再輪換一次新人,練一練,一次摩擦就過去了。祝纓依約,把祝彤調往西關去。

  文書依舊是劉遨拟的,她輕聲問道:“祝彤……是不是太年輕了?”

  祝纓道:“年輕嗎?打着打着就長大了。”

  劉遨無語。

  祝纓又說:“叫她在那兒再守一年,回來先到幕府,捎上二十三娘一道去普安州,把二十五娘換回來。二十五娘在普安州采風多年,方志必有得寫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祝彤于是被調到西關,途經幕府,代祝青君送了給項安的賀禮,她自己也沒能吃上席,率部往西而去。項安則按着蔔好的吉日,在自己住處設宴,項樂夫婦與項漁、項渟以及要過繼的女孩子項秀秀一同到了西州城。

  祝纓與劉遨、蘇喆等人都到了,項樂與蘇喆等也是熟識,自有一番叙舊。項樂夫婦看女兒雖有不舍,卻也含笑,又不能笑得太過。因為項渟是長房的兒子,原本是有計劃過繼的,哪知項安改了主意。過繼給項安是有好處的,兩房兄弟雖無心謀算,利益卻又是真實存在的。

  祝纓看出來了,蘇喆看出來了,劉遨看出來了,祝青雪等也都看出來了,大家都裝作不知道,吃了一回酒,陸續離開。

  回到幕府,祝纓對祝青雪道:“你在我身邊有些年頭了吧?”

  “是,從您回到安南,有二十多年了。”

  祝纓道:“足夠啦,你也該曆練曆練了。”

  祝青雪吓了一跳:“姥,您要趕我走?”

  “當然不是,你去把青葉叫來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須臾,祝青葉跑了過來,祝纓道:“莫慌,莫慌,喝口水,聽我說。”

  她要把祝青葉外放,也是放到普安州去,先在刺史府再去擔任一地縣令逐級晉升。把青雪調青葉的位置上,管着印鑒之類機密事務。

  祝青葉問道:“那您身邊呢?”

  祝纓道:“那不是有金苗嗎?”金苗是林戈、祝彤的同窗,就住在幕府隔壁的宿舍裡。這是一個現年十六歲的男孩子,觀其姓氏可知這是西州吉瑪族的人,家裡是在金礦上做工的。

  祝青葉是有一點疑慮的,問道:“林戈、趙霁他們,不是更好?以前您用我們這些侍衛丫頭,如今您是節度使,林戈、趙霁随侍,有誰能說什麼?且金苗年紀也比他們小,跟在您身邊,不夠操心的。”

  祝纓笑道:“你們不懂,趙霁有職司,現在外面缺人。林戈麼,住在府裡已經夠顯眼了,再帶到身邊,她伯伯要驚心的,恐會針對她生出事端來。你們,我尚且要派出去曆練,留她做什麼?給她們這一批人呐,也分活去幹。”

  于是也如趙霁等人一般,分派了職司正式跑腿學徒。也有去幫劉遨抄書的,也有去各州縣跑的,忙得不亦樂乎。林戈被祝纓派給了路丹青,林風與路丹青也熟,出身也相近,更能開解。

  其中最出色者,依舊是祝彤。她在西關适應得不錯,祝青君這一點看得挺準,她甚至深入了西番上百裡,又好好地回來,然後畫了個草圖。一年之中,與西番交手數次,竟顯出一點不辜負她那有勇士名頭的生父的天賦來。

  次年輪換回來的時候,将畫的地圖獻給了祝纓。祝纓道:“這個,禀你将軍的時候,皮繃緊一點。”

  祝彤低下頭,縮了縮脖子,卻不肯認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