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5章(第5頁)

  祝纓都聽了,慢慢地說:“你做得很好。這一趟辛苦啦,新修的這條路雖有用,離京城還是太遠了許多大事反應不及。京中沒有信得過的人安南也難以參與京中事,要時刻關注,消息不能斷,要會驗證、分辨。我的舊識逐漸凋零,以後就要看你們的啦。”

  祝煉道:“您何出此言呢?廟堂之上……啧!安南總是安全的,咱們隻管休養生息。等到他們出個聖君,咱們也不是現在的模樣了,到時候也未必就怕了他們。”

  祝纓聽他說得自信,也不點破“到時候”她未必還在。這樣挺好,如果經營了一輩子,到最後晚輩還是依靠她,她會覺得自己像頭到死都不能休息的老牛。

  祝纓道:“他們有什麼可怕的?他們自顧不暇。哎喲,他們現在别自亂陣腳我就謝天謝地了。”

  “他們還想撬别人牆腳呢!”祝煉輕哼,上前一小步,輕輕說了皇帝撺掇自己的事情。再說自己并無此心:“安南與中原是不一樣的,他們不懂安南。我卻知道他們家沒人值得信賴。”

  祝纓擡手拍拍他的肩膀:“走,同青君見一面,咱們就一同回幕府去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祝纓不便在普安州常駐,祝青君心中不舍也隻得送她離開。臨别時,猶豫再三,詢問祝纓:“您看阿彤怎麼樣?”

  祝纓道:“還可以。”

  祝青君道:“若是西邊再有事,我能不能讓她跟着去學着點兒?”

  祝青君自己在普安州走不開,隻要不是大的戰役,都不會用到她。一般西關都是各将校輪流過去,如今也不是大打,不過每季有一兩個小摩擦。祝青君認為比較适合新人入手。

  祝纓道:“你很看好她?”

  祝青君道:“她有天份。都說刻苦有用,然而想要刻苦有結果,也須先有一點天賦,一點兒沒有,那是緣木求魚,無論怎麼努力都得不到的。她有,又肯努力,年紀也合适,比我小一些,正好不斷代。

  咱們練兵,士卒可以什麼都不想,學會聽令就行,吃飽一點、甲好一點、刀好一點,平時多教點武藝、布陣,上陣的時候都能顯出來。将軍不行,将軍不上陣,很難懂戰場的變化,不知道怎麼下令。她得比這些士卒更熟悉戰場。”

  祝纓道:“行。我看過不了幾天,那邊又得鬧喽。她先留在這兒,要用的時候,我再調她。”

  “是。呃……”

  “嗯?還有什麼事?”

  “這孩子很周到,很伶俐,主意也正。這些日子她管營裡也做得不錯,處理糾紛、斷案都來得。我不想現在就讓她隻能做一個武将,我想讓她多學些東西,她的安全……”

  “想栽培她?”

  “是,”祝青君道,“日後普安州又或者旁的什麼地方,如果缺一個官長,能不能也讓她試一試?她功課也學得,事也做得,都不比人差。”

  “這麼早就定下她?”祝纓很直接地問。

  祝青君忙說:“并不是就定下了,隻是先考察。我已看了她這些時日,倒也可以。我與蘇家小妹她們這許多人都在您身邊許多年,文武都學。與她一般大的這些孩子,在幕府裡也有幾個,其他的人我還沒有與她們長相處,請您一并掌掌眼。免得到時候現找,跟朝廷似的,青黃不接,什麼鬼怪妖魔都能禍害人間。”

  祝纓笑道:“你有心啦。項安的事,你留意一下時間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……——

  祝煉先回北關,會同郎睿、趙霁等人到了約定的路上等着祝纓。

  祝纓回幕府沒有帶上祝彤,這倒黴孩子還得在普安州幹活。郎睿、趙霁的精神很好,他們不像祝煉那樣有許多的感慨,隻覺得京城确實繁華,王、施等人很有氣度,而陳放等人頗為高雅,可惜出了京城之後不遠,百姓生活便顯出局促來,很多地方不如西州、梧州等城,還有些零散的村落比安南的寨子也好不了多少。

  趙霁搖頭道:“京城裡的貴人們,但凡少浪費一點兒,百姓也能少餓死幾個呢。都說民為國本,我看會他們也不在乎國本,真不怕亡國嗎?”

  祝纓道:“怕自然是怕的,不過不覺得需要珍惜百姓,反而是善财難舍,奢侈慣了,讓他少吃一口都是不願意的。餓死了人,自有窮人接着生,直到别人活不下去,拉他一起跳井。”

  “短視。”郎睿有點俯視地點評道。

  祝纓道:“你不會短視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