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7章(第9頁)

  劉昆道:“那我……”

  “你活幹完了?”

  “沒,我去後面。”

  “後面還沒收拾出來,就在這兒吧。他早晚得習慣。”祝纓說。

  劉昆深吸一口氣,取過一份空白的奏本,準備謄抄:“是。”

  王叔亮進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個樣子,劉松年的曾孫女,他從記憶的角落裡翻出來的一個少女,放大了坐在當朝丞相的府裡,寫奏本!這姑娘身上還帶着品級,正式的官員,不是命婦。

  她蹦跶到京城來了!

  王叔亮眼前一黑,指了指劉昆,瞪着祝纓。

  祝纓道:“請坐。我這裡忙忙亂亂的,你多擔待。事情太急了,如果隻是拖延着,也不用我來。要我過來,就是為了讓事情不至于破罐子破摔。我就不能辜負了這份信任。本想花個兩三天,把手上的事都理順了,再找你單獨談談的,你來了倒好,就先簡單說一說吧。”

  王叔亮道:“劉叔父在世的時候,雖也……但……如今他的子孫都還在……這……要是被人認出來……”

  祝纓道:“蠻夷之地則可,教化之邦就容不下一個有真本事的女人,是嗎?才女們隻能郁郁不得志且還不肯自暴自棄,廢物們還覺得委屈了?不能踩在别人頭上,它們委屈死了吧?那就死吧。”

  王叔亮臉脹得通紅:“你總要考慮考慮她們的父母親人。”

  “你來就是說這個?那就先别說了,聽我說。”

  王叔亮也是一位老人了,如今也少有人敢在他面前這樣說話不客氣了:“行,你說。”

  “缺人是吧?”

  “對。”

  “為什麼會缺啊?”

  “黨争,又……”

  “不,是制度。”祝纓說,“令尊在世的時候,就有意推廣科考取士。怎麼樣,趁我回來,幹一把?”

  王叔亮道:“現在這形勢?”

  “就是現在,要幹,就幹一把大的。以前也有科考,卻也有改進的地方,官員考核雖然也算嚴謹,卻仍有漏洞。總是寒士缺乏進身之階以緻蹉跎,要用人的時候,又說無人可用。什麼時候變法好?大破大立的時候。”

  “就算選出來人,也沒那麼多官職。”王叔亮說,這個他也不是沒考慮過。

  祝纓道:“這個我有辦法。對陛下也沒細說的,齊王放在北邊兒,也不是空放着,他的勢力不得清一清嗎?對他還有留戀的人,不得酌情請回家去休息嗎?隻是不能顯戮,以免讓天下人寒心。沈瑛一家相關,是不是得清了?以此類推。”

  她還有另一個手段,不過不好對王叔亮講,明天打算找施季行——大理寺裡可有許多人的舊賬。“依法辦之”就行。

  清掉一批,換上舊部子弟、科考取士,慢慢地把這制度給掰過來。

  王叔亮略有些激動,四下看了看,祝纓道:“我的地方,盡管放心。不過現在不行,我得先會會西番。”

  王叔亮道:“西番……兵馬錢糧,恐怕不足,您帶來的兵馬,恕我直言,少了些……”

  祝纓道:“打也不能隻是硬打,難道就隻靠我帶來的這些人?”

  “陛下因為齊王的事情,不肯令禁軍精銳盡出。”

  “還精銳?又三十年過去了,當年的精銳,三十年來就當看門狗了,什麼時候派他們去平過民亂?早不是當年了,也就陛下不明白,看不透。”祝纓說。

  王叔亮道:“這個您更懂,可是補給錢糧呢?您的那些兵馬,日常所需尚可,一旦開撥西陲,補給到西陲與您從安南到京師沿途供給可是不一樣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