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7章(第1頁)

眼見兩人越發不成樣子,卻衍隻得咳了一聲,鐘青立刻上前将人分開,傳了禁軍來将王沿拖了下去,留下徐功将那份參奏的折子大聲讀了出來。n原本卻衍隻以為這折子上寫的隻是受賄這等小罪,是還要裴延出面的,卻不想竟然還真的牽扯到了叛國,徐功在王家這麼多年,知道的事情遠比清明司查出來的還要詳細,連帶着王家這些年以北周之名培植的朝中鷹犬,也都被一一牽扯出來,竟比他查到的名單還要詳細。n聽到這些駭人聽聞的所作所為,原本還為王沿唏噓的朝臣頓時噤若寒蟬,而那些被念到名字的人則面如土色地癱軟在地,哆哆嗦嗦地告罪求饒。n這般情形已經不需要審問就能定罪了。n卻衍卻難得體貼了一回,等徐功将名單及相應的罪狀都念完了,才微微一欠身,垂眼看向他們:“你們可要喊冤?别回頭又說是朕冤枉了你們。”n衆人伏在地上哆嗦,顯然懼怕至極,卻并無一個“冤”字飄出來,卻衍又掃過其餘朝臣:“諸卿可都聽見了,先前王家犯錯,朕懶得言語便直接處置了,你們都很是不滿,這次他們可是當着你們的面認罪的,可還有人覺得不妥?”n朝臣們面露羞愧,他們怕的也不過是無過而罰,既然皇帝做事從來都有理有據,他們自然也不必再杞人憂天。n周堯連忙開口:“皇上,這等奸佞理應嚴懲,臣等并無異議。”n衆人紛紛附和,借此表明立場。n祁硯也松了口氣,皇帝總算給出了一個解釋,如此《周律》的威嚴也不至于被動搖了。n“既然如此,那朕就處置了……拖下去吧,待朕率軍親征之日,祭旗。”n禁軍立刻将癱軟在地的一衆人都拖了下去,哀嚎聲瞬間傳遍朝堂,朝臣卻再無一人開口,一是被卻衍話裡的“親征”兩個字驚住了,二則是實在不想為他們求情,甚至見他們如此下場還有些痛快,這些人真是可惡,身在朝堂,竟存謀逆之心,還算計了他們做擋箭牌,若不是皇帝明察,他們萬一也被牽扯了怎麼辦?n“至于你……”n卻衍淡淡開口,打斷了朝臣的胡思亂想,衆人循着他的目光看去,就瞧見了徐功。n雖是揭露王家罪證的功臣,可他這些年與王家為伍,身上不可能幹淨,對方似是也知道自己活不了,俯身磕了個頭:“罪臣自知與王家為伍期間,犯下大錯,隻求一死,可臣那妻女對臣以往所做之事皆不知情,請皇上開恩,饒她們一命。”n卻衍輕輕敲了下龍椅,卻看着他并沒有言語,徐家人丁單薄,留女眷一命也不是不行,但是……n“罪臣還有一物獻于皇上,”徐功像是看出了什麼,忙不疊從懷裡又掏了一份折子出來,雙手奉于額前,“此乃罪臣于王家屈膝多年所得,請皇上過目。”n孟于方将折子接過,仔細查驗過并無問題後才遞到卻衍手裡,卻是極厚的一封,上頭密密麻麻寫的都是王家累世經營下的私産,不,這已經不能說是私産了。n看見這冊子,孟于方才明白為什麼大周自從開國起便一直國庫空虛,田地,糧食,布匹,民生之需竟都被這等蠹蟲藏匿,甯肯腐爛也不曾拿出分毫救濟,實在可恨。n“朕允了。”n卻衍将冊子遞給孟于方,師久久之前也做過猜測,但畢竟不是親身經曆,還是差了許多,徐功此舉算是省了他很多事情,最直觀的一點便是今年的征蠻稅,不需要收了。

“這般有誠意,朕給你個體面。”n這意思是他不需要下獄,罪責也不會昭告天下,隻要選個合适的時機自裁便好。n徐功沒想到自己能得到這樣的恩典,激動得渾身發抖,連忙磕頭謝恩:“臣謝主隆恩,謝主隆恩……”n禁軍立刻上前将他拖走了,謝恩聲卻仍舊遠遠地傳了過來,聽得人唏噓不已,卻衍仍舊面無表情,随手将那封記錄着王家罪證的折子扔了下去:“着大理寺查證,刑部會審,禦史台監察,若盡皆屬實,滅族。”n裴延連忙上前将折子撿起來,正要說接旨,聲音就被人壓了過去——n“皇上開恩。”n祁硯出列躬身:“叛國者罪不容誅,可王家并非全都惡人,還請皇上秉仁善之道,饒他們……”n“祁卿,”卻衍微微一擡手,臉色雖然淡淡,卻有不容忽視的強硬流露出來,“還是說一說伐蠻的事吧,方才你們也聽見了,朕打算禦駕親征,諸卿以為如何?”n祁硯被堵住了話頭,臉色變得很難看,叛國罪的确是大罪,可若是當真有先皇遺诏在,那這罪名便是不成立的,何況王家那麼多婦孺老幼,是不可能參與到這種事情裡的,這般武斷的滅族,太過殘暴。n“皇上……”n“皇上英明。”n趙倉滿勐地開口打斷了他,說話間朝他搖了搖頭,示意他趕緊閉嘴,王沿為什麼不敢正面和皇上喊冤?不就是知道以皇帝現在的脾氣他讨不了好嗎?祁硯明知道這一點還要犯忌諱,實在是太不聰明。n祁硯看懂了他的暗示,歎息一聲退了回去。n趙倉滿這才再次開口:“逆賊多次挑釁我邊境,皇上承天授命,此次親征必定直搗黃龍,永除後患。”n周堯等人連忙躬身附和,他們也不是真的同意,隻是改變不了皇帝的決定,隻能聽從。n卻衍滿意地點了下頭:“如此,朕出征之後,這朝廷就先交給你們了,替朕看好家。”n“臣等必當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。”n“兵部,”卻衍看向周堯,“糧草如何?”n“回皇上,已備齊一百萬斛米糧,另有六十萬斛正在調集,以供轉圜。”n“好,”卻衍扶着龍首起身,凜凜的目光掃過一眼看不見盡頭的朝臣,“建安五年,逆賊楚鎮發動内亂,霍亂超綱,殘害百姓,朕之親朋亦受其害,時隔三年,賊子亂我大周之心不死,竟妄圖擁立庶人卻時建朝稱制,是可忍孰不可忍?傳朕旨意,三日後朕将禦駕親征,北上伐蠻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