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倫理和道德上面來講,有些人對于人身自由尊嚴和人格很看重,認為其和生命權是平等。
但是在司法判決中,以及相關的法律規定中生命權為優先權。
并且根據具體的情形來看,李飛等人雖然對于陳斌進行了人身自由的限制,侮辱了其尊嚴和人格。
但和生命權相比較,以及輕重緩急的程度而言的話,在一般的司法判決中的确是有些超出限度。
想要上訴,沒有新的證據,量刑較輕,以自由權進行上訴,不一定能夠勝訴。
這也是國内法律的特點,保障生命權利。
面對記者的圍攻提問,蘇白清楚的知道自己要是回答了。
無論是從哪一方面回答。
那麼這些媒體記者改天就打上标題。
.….
媒體的一些操作,他可太懂了!
一個觀點表達不好,或者是說了半段,放到網上,對于他的聲譽來說,就會造成巨大的損失。
面對記者提問的這些問題,蘇白笑着面對鏡頭,就是不說話,憑借着個人的體格,硬是帶着李雪珍走出了媒體記者的包圍。
這群記者看從蘇白這裡問不到什麼其他問題,又将目光轉向了剛從法院走出來的陳斌和何麗娟。
“你好,請問當事人陳斌你對于自己判了兩年緩刑,有什麼看法?”
“你好.…請問是當事人陳斌嗎?我們想私下采訪你幾個問題可以嗎?我們是北都新聞煤體的,是專業的媒者。”
.….….
相比較蘇白的一言不發,陳斌面對着記者媒體的詢問相對來說拘謹很多,有一答一。
.….
庭審是上午結束的,相關的媒體通稿很快就在下午發放了出去。
标題也很顯著。
.….….
網絡上對于本案的關注人群本身就不少,在各大媒體維持的熱度下,評論區下方産生了激烈的争吵。
“在咱們這裡,生命權為優先權,這個判決相對來說已經很輕了,隻是判了個緩刑,還沒有實刑,審判長是法槌留情了,是個好法官!”
“我不贊同!對方非法闖入住宅,我正當防衛,基本沒有什麼問題啊!為什麼還要判個緩刑?”
“我也贊成正當防衛,沒有什麼問題,判決防衛過當感覺有點保守了!”
.….….
相比較這種輿論的聲音而言,與此同時還出現了另一種聲音。
原本在庭審結束時,羅大祥的法評直播間,就有人發出了對于當時為什麼會産生這個案子的質疑。
現在熱度爆棚,對于這件事情産生的讨論度更大。
“突然注意到一個盲點,稍微看過法庭庭審的直播内容,這場庭審直播内容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點,那就是當時陳斌報過警,既然是這樣的話,那為什麼後來還會出現這種情況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