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1章(第2頁)

  “馮雲霞回答的是,在先前她沒有留意過這種情況,但是每次她碰到董白浩的時候,董白浩都會問一問董果果的情況。”

  “表現的的确有點不太尋常的關心。”

  “從這一點來看,董白浩很有可能對于這件事情是早有預謀的,隻不過在案發當天,他有了機會,所以實施了侵害和犯罪行為。”

  “第三點,董白浩在案發後自首前,對于馮雲霞有過詐騙的行為。”

  “這種詐騙行為不是指騙錢。”

  “而是誤導馮雲霞,說董果果可能存在某種情況,以混淆視線。”

  “在這個過程中,馮雲霞因為和董白浩之間沒有什麼仇恨,沒有什麼糾葛,所以也傾向于相信董白浩的話,從而達到了一定的誤導内容。”

  “通過這三點來看,我方認為,董白浩的确涉及到了情節惡劣的情景。”

  蘇白并沒有将相關的情況繼續表明,因為沒有必要。

  以上三點,第一點是14周歲以下算作幼女,在法律上會進行更加嚴重的懲罰。

  第二點來表明董白浩不是激情犯罪,而是早有預謀,早有這個念頭進行的預謀實施犯罪行為。

  第三點,就是董白浩在明知道自己有犯罪行為的時候,對他人進行誤導。

  從這一點上來減輕自首情節的立功表現。

  這都是蘇白的補充内容,不需要過多的進一步說明。

  因為庭審上審判長能夠明白和理解,就已經足夠了。

  面對蘇白的補充。

  審判台席位上的審判長微微點頭。

  然後詢問被告人委托律師或被告人有沒有什麼其他異議。

  “被告人或被告人委托律師有沒有什麼其他異議?”

  “有的審判長。”

  餘成擡頭先是看了一眼蘇白。

  然後才緩緩做陳述:“審判長。”

  “我方并不認同公訴人和被告人委托律師的陳述。”

  “我方的理由如下:”

  “首先站在法律的角度,我方很同情受害人和受害人家屬。”

  “董白浩在這個案子中的确有着犯罪行為和犯罪事實,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,我方承認,也承認對其情節嚴厲的判定。”

  “可是我方并不認同公訴人提出來的有着立功表現,卻不進行減刑的陳述。”

  “以及被告人委托律師提出來的幾點内容。”

  “以下是我方進行反駁的詳細理由。”

  “在這個案子的調查和追蹤過程中,在一開始,馮雲霞進行報案。”

  “報的是什麼?報的是失蹤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