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啟強讓原告方和被告方都各自陳述了各自的委托訴求。
雙方的委托訴求都和在和解時候提出的委托訴求一樣。
蘇白要求的是每畝賠償八百元,而被告方則認為賠償八百元太高,執意要按照每畝地賠償二十元,并且以種子價值進行折算的方式進行賠償。
作為審判長的方啟強在開庭前就對本案進行了梳理,同樣也清楚這次案件針對的就是賠償問題。
萬農農業有限公司需要進行賠償,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。
重點就是在賠償多少元,賠償多少損失。
原告方的訴訟請求同樣注重的也是這一點。
雙方說來說去,隻關注一個問題,那就是相應的賠償問題。
除此之外.…沒有什麼其他的關鍵的内容。
同樣。
在陳述完各自的雙方訴訟請求以後,方啟強又讓原被告雙方陳述依據。
原告方的依據,就是依照合同内容來進行的。
而被告方的依據,則是認為,在這個案件當中,是因為原告方沒有履行合同的義務,而導緻了糧食作物的大規模減産。
意思就是規避了自身的責任問題。
在這一點上,蘇白早早的做好了準備。
将糧食減産的專業機構認證,提交到了庭審上。
專業機構的認證就是,糧食作物的減産,不是因為外界的因素而導緻的,而是因為種子的劣質而導緻的。
有了這一點證據,被告方想要否認,是因為他們原告,而導緻的糧食減産的這一情況,不複存在。
畢竟.…
他們有證據,有實質性的證據。
對方自身心裡面也清楚,是因為劣質種子的原因。
在這種具有鐵證的情況下,對方想要反駁,但是拿什麼反駁?
硬着頭皮在庭審上進行陳述,那麼在法庭上就算是審判長傾向于被告方。
可是.…
你被告方沒有證據,再怎麼傾向你,也不可能判定你勝訴。
要不然的話.…這就完全屬于明顯的枉法裁判。
直接給他送進去,沒有半點猶豫的。
于是在這一點合同的問題上,
在雙方各自陳述完各自的理由以後。
作為審判長的方啟強,陷入到了沉默。
不過很快,就調整好了狀态,開口進行了總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