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詩,真是好詩!”
“單車欲問邊,屬國過居延。征蓬出漢塞,歸雁入胡天。大漠孤煙直,長河落日圓。蕭關逢候騎,都護在燕然。”
“不大懂耶……爺,這首詩是什麼意思,征蓬,是天蓬元帥麼?蕭關是哪個……耶,爺睡着了……先不管這首了。”
“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……”
“哇!真是好詩呀!”
“香菱……”
“啊?爺你醒來啦?”
“被你念咒,念醒的。不過,你要是再念下去,我怕會被你念死啊啊啊!”
“噗嗤!”
……
第0134章
煩事
揚州禦碼頭。
原本是太上皇在景初年間數度南巡禦駕臨揚州時,揚州官商合力所修。
那會兒,唯聖駕龍舟可臨碼頭。
隻是太上皇最後一次南巡時,已明顯感覺到時事艱難,為了挽回點聲譽,太上皇特傳恩旨将此處碼頭開放,與萬民共享。
這一恩旨雖然并未替太上皇挽回多少聲譽,卻的确惠及了不少揚州百姓。
清晨,薄霧蒙蒙。
揚州百姓們用遠比北地子民悠閑許多的姿态,在碼頭上操持着。
與北地挑夫們粗重的号子聲不同,揚州人的号子聲,倒像是揚州評彈……
就在這充滿江南韻味的号子聲中,一架八寶簪纓馬車并兩架普通馬車自客船船艙内駛出,在幾匹騎乘的護從下,駛向揚州鹽院衙門。
……
作為兩淮之地最高鹽務專官,作為天下第一富庶膏腴之地的最肥官缺,巡鹽禦史必為天子極信重之臣方可擔任。
可惜的是,大燕開國百年,倒在這個官位上的天子信臣,如過江之鲫,前赴後繼。
能挺過三年者,都寥寥無幾。
而林如海,自景初二十三年,由時為廉親王的隆安帝親自舉薦南下,至今已逾十三載,為在任時間最長的巡鹽禦史。
他也的确擔當得起這個重任,未辜負重托。
十三年來,突破無數艱難險阻,乃至人生刺殺,讓揚淮八大鹽商更換了整整三茬。
至于其他中小鹽商,因走私私鹽之罪被其滅門抄家者,數以百計!
也在這十三年間,助接手太上皇留下爛攤子的隆安天子,度過了難關。
可是,鹽院衙門似乎被人下了詛咒一般,幾乎沒有一任巡鹽禦史能夠落個善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