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章(第6頁)

  賈薔聞言,唬了一跳,本想下意識的去看林如海,卻生生忍住了,他看着微微眯眼看着他的隆安帝,連連搖頭道:“皇上,不是臣不肯用事,是臣有自知之明,當個五城兵馬司的都指揮,臣勉強還能效用,不負皇恩。可五城兵馬司五城加起來都不到兩千兵馬,還是分成五部各有指揮帶兵。那步軍統領衙門,麾下足足三萬大軍,更肩負護衛神京内城九門之重任!臣若是再年長十歲,肯定就高興領了,可現在……臣怕耽擱皇上大事啊!”

  賈薔身旁,林如海緩緩呼出口氣……

  讓一個十七歲的年輕人去擔負這等重任,任誰都看得出來不靠譜,所以,這就是一場試探……或者說,對心性的考驗。

  萬幸……

  果不其然,隆安帝哼了聲,不滿道:“朕在你這樣大的時候,已經入戶部參政了。朕看你就是憊賴,和李暄一個德性!也罷,既然你自己覺得上不得台面,就好生打理你的五城兵馬司罷。隻是,那點兵馬也太少了些。三百人好幹甚麼?東城兵馬司擴充到兩千人,其他四城你自己看着辦,你養得起,就多養一些。養不起,朕也沒多餘軍費撥你。不過朕告訴你,朕雖允了你,給你極大的主動權,可下一回再對敵時,你再靠一群婦人出手迎敵,即便是勝了,朕也非扒了你的皮不可!丢人現眼的東西!”

  這句話,是當着後面已經重新進殿的宗室諸王、武勳親貴和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的面罵的。

  一些人摸不着頭腦,賈薔為何忽然被罵,難道是遭厭棄了?

  卻也有一部分精明人,看着賈薔的眼神微妙起來。

  這個時候罵一句,那才是真正的不同,遠比誇強百倍。

  隆安帝素來重威儀,即使是訓誡外臣,也從不會罵這樣的話……

  看起來,隆安朝,這林如海和賈薔師徒翁婿倆,怕是要得勢了。

  即便日後韓彬、李晗、張谷、窦現、左骧等潛邸重臣歸來,也未必就一定能邁得過這一對師徒去。

  不過,等太上皇遺诏頒布之後,原本大鬧一場後将将平息下來的宗室諸王,太上皇皇子皇孫,乃至一些文武老臣們,再度暴怒咆哮喧嚣起來,無人再去理會小小一個賈薔。

  除了,李暄,和那位今日始終不見動靜的甯郡王……

  ……

第0487章

帝王手段!

  “朕承皇考元平世祖皇帝位,入繼大統,獲奉宗廟三十年。即位以來,日慎一日,當重熙累洽之期,不敢存豫大豐亨之見。敬思人主之德,惟在敬天、法祖、勤政、愛民。而此數事者,非知之艱,行之維艱。

  前二十年來,朕嚴恭寅畏,弗懈益虔。每遇郊壇大祀,躬親展恪,備極精禋,不以年齒日高,稍自暇豫。永維創業之艱,益切守成之懼。萬幾躬攬,宵忘疲,引對臣僚,批答奏章,從無虛日。各省雨旸豐歉,刻萦懷抱。

  凡六巡江浙,相度河工、海塘,轸念民依,如保赤子。普免天下錢糧者五、漕糧者三、積欠者再,間遇水旱偏災,蠲并施,不下億萬萬。惟期藏富小民,治臻上理。”

  遺诏至此,皆美谥之言,雖然,稍有自誇之嫌。

  宗室諸王,武勳親貴并景初舊臣,也還能接受,然而接下來的内容,卻讓他們炸了鍋:

  “而朕禦極後十載,本惟敬天助民是務,隻緣多病,過求長生,遂緻奸人乘機诳惑,禱是日舉,土木歲興,郊廟之祀不親,明講之儀久廢,既違成憲,亦負初心。迩者天啟朕衷,方圖改徹,而據嬰仄疾,補過無由,每思惟增愧恨。”

  這句話是甚麼意思呢?

  是說太上皇我在位的後十年,本應該以尊敬上天愛護百姓為己任,隻是因為我常生病,過分的追求長生,于是導緻奸邪小人趁機欺騙,結果天天禱告,年年建宮殿,對宗廟的拜祭不夠,禮儀廢弛,不僅違背憲令,也違背了我繼位的初衷。後來上天提醒了我的初衷,我才改過,然而得了疾病,沒法改正過錯,每次想到這裡就倍感羞愧遺憾。

  宗室諸王炸鍋,景初舊臣炸鍋!

  這還叫遺诏麼?

  幹脆叫罪己诏算了!!

  再者,甚麼叫“遂緻奸人乘機诳惑”,誰是奸人?

  老承澤親王李賢跪地,對着梓宮嚎啕大哭罵道:“太上皇哇,太上皇!!您老屍骨未寒,尚未蓋棺入皇陵,就有人往你身上潑髒水哇!”

  老順承郡王李貴也跪地哭道:“列祖列宗在上,曆朝曆代,豈有這樣的遺诏?豈有這樣的遺诏哇?子不言父過,更何況還是睜着眼說瞎話,往太上皇身上潑髒水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