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章(第7頁)

  老順承郡王李貴也跪地哭道:“列祖列宗在上,曆朝曆代,豈有這樣的遺诏?豈有這樣的遺诏哇?子不言父過,更何況還是睜着眼說瞎話,往太上皇身上潑髒水?”

  太上皇十四子李含整個人都處于暴怒中,指着隆安帝厲聲吼道:“父皇連大位都傳給你了,父皇剛剛駕崩,你就這樣羞辱他,對你有甚麼好處?對你有甚麼好處?”

  李向、李吉二人拼命攔住李含,不讓他沖過去尋隆安帝拼命。

  隆安帝冷冷的看了李含一眼後,又對翰林院掌院學士明安沉聲道:“繼續宣讀,太上皇遺诏。”

  李含咆哮道:“不準讀!這份遺诏,本王不認,朝廷不認,天下人不認!”

  隆安帝淡漠道:“來人,送義平郡王先一步去景陵,為先皇守陵。”

  此言一出,不少人面色驟變。

  待看到進來四個龍禁尉,挾着李含離去後,更讓諸人心寒。

  也讓他們愈發認識到,這天下,是真的變了……

  隆安帝又看了明安一眼,明安繼續宣讀诏書:

  “蓋愆成昊端伏,得皇八子李哲仁孝天植,睿智夙成。故上遵祖訓,下順群情,令其即皇帝位。勉修令德,勿遇毀傷,朕心安矣。

  喪禮依舊制,以日易月,二十七日釋服,祭用素馐,毋禁民間音樂嫁娶。宗室親、郡王,藩屏為重,不可擅離。各處總督鎮巡三司官地方攸系不可擅去職守,聞喪之日,各止于本處朝夕哭臨,三日進香差官代行。衛所府州縣并土官俱免進香。郊社等禮及朕祔葬祀享,各稽祖宗舊典,斟酌改正。

  自即位至今,建言得罪諸臣,存者召用,殁者恤錄,見監者即先釋放複職。方士人等,查照情罪,各正刑章,齋蘸工作采買等項不經勞民之事悉皆停止。于戲!子以繼志述事并善為孝,臣以将順匡救兩盡為忠。尚體至懷,用欽未命,诏告天下,鹹使聞之。”

  後半份诏書,讓景初舊臣紛紛不安起來。

  旁的也則罷了,與曆代駕崩之君的遺诏大同小異,唯獨“建言得罪諸臣,存者召用,殁者恤錄,見監者即先釋放複職”,這句話,豈不是赤裸裸的為韓彬等人歸來打伏筆?

  這些人回來,還有此地諸官員的活路?

  等翰林院掌院學士明安誦讀完遺诏後,隆安帝看着諸王公大臣,緩緩沉聲道:“朕知道,有那麼一起子小人,在背後總是诋毀朕,說朕要開啟新政,勢必要清算景初舊臣,啟用新臣。朕今日就當着先皇棺寝,告訴你們,此為一派胡言!!

  荊朝雲,先皇愛臣,領班軍機大學士,算不算最大的景初舊臣?可他清廉勤政,德行昭彰,朝野内外誰不敬服?此等大臣,國之柱梁,非昏庸之君,誰會清算?還有趙國公姜老公爺,公忠體國,德高望重,雖九旬高齡,屢屢上書自請緻仕,可朕如何舍得?此等鼎社稷安平之柱臣,朕會清算?

  唯有那起子藏污納垢,心懷鬼胎,做了虧心事的奸臣小人,才會在背後煽風點火!

  刻意的分隔朝廷百官,說甚麼景初舊臣,新政新黨!

  朕問問你們,林如海算不算景初舊臣,他不是景初年間做的官?韓彬難道不是太上皇的臣子?

  從今往後,再敢妄自挑撥朝臣關系,離間百官同殿為臣之情者,皆以重罪論處!”

  賈薔在角落裡看的,心裡一萬個佩服。

  甚麼叫做帝王之術?莫過如此。

  一開口就立于極高之境,不敗之地。

  再将荊朝雲和姜铎拉出來,安撫住一文一武兩大巨頭,朝臣自然也就安穩下來了。

  至于那些宗室宗親……

  大燕的宗室,也隻有當皇子王爺時,才是最金貴的時候,無人敢惹。

  過了這個時間段,着實不值幾個錢。

  所以,别看宗室諸王亂哄哄的,可将太上皇、皇太後愛子,義平郡王李含拿下,送去景陵守陵後,宗室内再敢鬧事的就沒幾個了。

  連皇上親弟,太後親子都能如此發作,更何況其他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