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0章(第7頁)

  不過沒等她叫來正在鋪床的平兒,就見李婧大踏步入内。

  賈薔見她雙眼明亮,隐隐奮然,便奇道:“可是有甚麼事發生?”

  李婧不掩激動道:“三和幫的幕後老大找到了!”

  “三和幫?”

  賈薔想了想,才想起那是甚麼頑意兒。

  說來有趣,京城為天下神京,大燕國都之所在。

  東西兩市之繁華自不必多提,便是菜市口,也是天下少有的繁華鼎盛之地。

  然而,都中市面上絕大多數的商貨,譬如最簡單的菜、蛋、雞、鴨、魚、羊、布匹等等,都不是農人們趕早進京賣的。

  而是牙行們直接在城外,甚至直接去農莊子上去收了,然後再轉賣給市面上的商鋪。

  有的牙行,直接開在碼頭,在碼頭上有極大的倉庫貨棧,南來北往的貨船,到了碼頭直接就把商貨賣給了牙行。

  通過這種方式,牙行掌控着諸般商貨的議價權。

  做得再大些的,甚至可以把控市場。

  牙行的存在,原本該便利貿易的進行,但當牙行的權力處于掌控狀态時,反而會極大的阻礙商貨的流通。

  朝廷裡還是有明眼人的,所以打本朝開國起,太祖皇帝就想過廢除牙行,但并未成功。

  後來朝廷又辦起官衙來,可惜市面上的東西不管是甚麼,隻要一沾上“官”字,就必然失敗。

  到了世祖朝,廢除牙行之策眼見是失敗了,就放開了一條縫,認可牙人,以禁私牙。

  再到景初朝,經濟營生愈發昌盛,牙行形成在所難免,戶部便發下了五張牙行的執照來。

  持這五張牙行執照的牙行,某種意義上來說,算是官牙。

  各路官面上的人馬,極少查這五家。

  而其他半明面上的大大小小的牙行,除非背後有極深的背景,不然就是官爺們眼裡的肥豬,想甚麼時候吃,就甚麼時候吃!

  三和幫,便是京城五大牙行之一,盛和牙行的江湖名稱。

  而盛和牙行,做的最大的生意,并非是農産品、牲畜、漆器、瓷器或是布匹,而是人市。

  太平盛世下,人市裡待發賣的人口當然不會是沒有名堂的黑戶,每一人,都能尋到賣入賤籍的落戶地,和賣身的原因。

  但在這個信息流通極度緩慢和不透明的世道裡,隻要有門路,想操弄一些落籍文書,簡直輕而易舉。

  也是因為賈薔素來想弄一個牙行入手,既能添一個穩定的抽水财源,也能有機會掌控一些民生根基……

  因此才能留意到,這勞什子盛和牙行,會黑成那樣。

  打得知後,就一直想幹掉它,順便再将那張牙行執照弄到手。

  可有意思的是,别說盛和牙行,連其他四家牙行背後的東家究竟是誰,都很難查出來。

  隻知道一個個都深不可測,背後之人,非富即貴,而且是極貴的那種。

  讓許多眼紅想分一杯羹的人,連人都沒找到,就紮了滿嘴血,甚至招惹了滅門之禍。

  久而久之,這五家也就愈發神秘無人敢惹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