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6章(第10頁)

  隆安帝哼了聲,道:“可自省出甚麼名堂來?”

  賈薔請罪道:“許是臣這半月來,在東城晝夜不停的清掃街坊,擾了一些官員的清靜,他們上折子彈劾臣,煩擾到了皇上?”

  此言一出,連尹皇後都忍不住笑了聲,對隆安帝道:“皇上說的沒錯,果真是膽大包天,恃寵而驕了。敢這樣同皇上說話的勳臣子弟,也就這麼一個。”

  隆安帝卻道:“朕可沒寵過他,論嬌寵,還是皇後嬌寵的狠,讓他愈發不知敬畏。”

  尹皇後聞言,對賈薔道:“賈薔,你可聽到了,如今罪過都是本宮身上。你若再恃寵而驕,不好好為皇上,為朝廷做事,那本宮的罪過就大了。”

  賈薔扯了扯嘴角,道:“娘娘,臣不是表功,可近來為了皇上,為了朝廷,臣不僅瘦了,還黑了許多,連家門兒都少回了……”

  “你這還不叫表功?”

  尹皇後沒好氣道:“哪個讓你親自下場去做那些事了?堂堂一個世襲侯爺,那樣尊貴。你可知有多少禦史言官彈劾你不顧貴賤位格?彈劾你沽名釣譽的更多!要不是皇上看重你,替你壓了下來,隻道你還小,想做些實事,豈有你好果子吃。一個武勳,在東城快成了聖人了,一點避諱也不知,還有臉子表功?”

  隆安帝适時的冷哼一聲,賈薔還有甚麼法子,隻能乖乖請罪。

  心裡歎息一聲,先生林如海果然智深似海,早早就料到了這一樁難處。

  太上皇良臣……

  天道好還,真是一點沒錯。

  太上皇欽賜這一表字,将他類比韓世忠,一舉擊退含三十年清望進京,壓制景初朝臣的韓彬,逼的隆安帝不得不貶黜數位新政幹臣出京。

  太上皇怕是想不到,今日隆安帝會用“太上皇良臣”這個名号,幹下逼宮九華宮的事罷……

  而賈薔自己,也因“太上皇良臣”而襲爵,還讓諸敵投鼠忌器,不敢對他下死手,占盡好處。

  卻沒想到過,今日會為此擔上何等的幹系……

  果不其然,等他請罪罷,隆安帝便說到正事:“賈薔,太後因聽信讒言,隻當義平郡王已經薨了,還有麗太妃殉葬一事,也遷怒到朕身上。還有兩個時辰,宗室諸王、武勳親貴和文武百官,就要入九華宮與皇太後跪拜,而後才送大行皇帝去景陵,可太後至今不願接受跪拜。

  幾位軍機大學士上折子,太後不理。宗人府宗正出面,太後不理。朕和皇後親自出面,仍見不到太後。

  原本眼下朝野上下流言漫天,若是再鬧這麼一出,那今日太上皇大行,都未必安生。你是太上皇欽賜良臣,滿朝上下,獨你一人有此殊榮。難道你就忍心看着大行皇帝走的不安心?”

  賈薔眨了眨眼,看着隆安帝道:“皇上,臣自然願意為太上皇盡忠,可是臣在太後娘娘跟前說不上話啊!要不,還是請國舅田傅?”

  隆安帝面上閃過一抹暴怒神色,咬牙道:“若非這個混賬,事情焉能至此?”

  尹皇後闆正俏臉看着賈薔,道:“賈薔,如今容不得你耍滑頭偷懶。你是太上皇良臣,有些事皇上做不得,本宮做不得,朝廷上的大臣們都做不得,你卻容易些。且你要記住,今日事,是本宮讓你做得。果真将來有人要翻舊賬,彈劾于你,你就往本宮身上推便是。”

  這話,卻把隆安帝感動壞了……

  “皇後!”

  在其親母見不得他好,一把抹去母子情分後,還有一個女人能如此待他,隆安帝這個孤家寡人,當真心中有萬分感觸。

  賈薔還能說甚麼,再往深裡說,就是要埋禍了。

  他看了眼正沖他擠眉弄眼的李暄,道:“娘娘,臣對宮裡的路不熟,能不能請恪和郡王陪臣一起去?”

  李暄:“……”

  不等尹皇後回應,隆安帝就道:“去罷,等忙完此事,你再和李暄一道,往國舅府走一遭,代朕探視一二。”

  此言一出,尹皇後的面色微微變了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