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8章(第10頁)

  陶二娘的聲音,略略有些沙啞低沉,看向李婧問道。

  李婧笑道:“如二娘這樣聰明的人,實在難尋。世上人,連我在内,多是平凡的普通人,沒甚才智可言。如我們爺和二娘這樣的天授聰慧之人,難能可貴。”

  陶二娘做夢都沒想到,這些大富大貴權勢滔天的人尋上門來,竟會是這樣的理由,一時都懵了。

  賈薔淡淡道:“本侯麾下做事的,不分男女性别,隻看聰明才智。此事,往後你自然明白。我隻想告訴你的是,如果你真有能為,果真有你給趙姨娘出的那幾個主意的才智,那麼即便你不是趙姨娘的親戚,也足以送你兒子入賈家族學。小婧麾下有個孫嬷嬷,和賈家無親無故,隻因孫嬷嬷足智多謀,對小婧助益良多,所以她的孫子,如今就在學裡讀書。将來下場考試,金榜題名後去做官,本侯也都會出手相助。你也如此,不需要靠趙家,一樣能養好你的兒子。你是否願意?”

  陶二娘清冷的眼中浮現出激動之色,不過很快就平息下來,問道:“我不過一個婦道人家,又沒有甚麼見識,能做甚麼呢?”

  見她如此,賈薔和李婧再對視一眼,笑了起來。

  人常言一人興邦,又有兵熊熊一個,将熊熊一窩的說法,可見個人的才智隻要在而合适的平台上,将能起到無比重大的作用。

  然可以興邦之人,可以領百勝之師的将軍,卻難得。

  千金易得,一将難求,便是這個道理。

  世上絕大多數人,芸芸衆生,其實多是平庸之人。

  也因此,賈薔和李婧才會重用孫嬷嬷這樣的老妪,還有七八個從揚州鹽商處得來的人才。

  這批人的确了得,尤其是孫嬷嬷,對江湖布局,對人心之揣測,簡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。

  可是,他們畢竟老了,精力也不足了。

  所以搜尋可以接班他們的人才,十分重要。

  陶二娘沒甚麼江湖經驗和見識,這不要緊。

  李婧的江湖經驗和見識倒是足,但她卻做不來孫嬷嬷她們做的事。

  因為李婧的身手了得,可惜才智嘛……

  陶二娘雖無底子,卻可以學,可以當孫嬷嬷等人的弟子。

  以她的聰明才智,想來用不了幾年,就能出師。

  将能說的稍稍透露了點後,陶二娘就果斷答應,不過,她說了一個要求:

  “我要和趙國基和離,趙棟改姓陶。”

  ……

  回程的馬車上,賈薔見鳳姐兒沉默許久,便輕聲寬慰道:“你和陶二娘的處境不同,她隻要思量她的兒子,而你,比她肩負的東西多了太多。不過,若有一日你也想這樣做,隻管去做便是,萬事有我在。”

  鳳姐兒聞言紅了紅眼圈,不過到底沒落甚麼淚,自嘲一笑道:“我尋思的不是這個,而是原以為這世上的女子,多隻是附在男人身上求活的可憐人,我實瞧不起那樣的。沒想到,還有這樣了得的奇女子。她也真有這份魄力,當晚就帶着兒子跟小婧走了。”

  平兒笑道:“這也不算甚麼,陶二娘的确聰明,不過西斜街會館那邊,也有幾個姑娘,真是聰明到家了,做事愈發有條理和主見。又都識文通墨,很是了不得。跟着爺當了半年先生,如今那邊的賬房都有些算不赢她們了。”

  鳳姐兒聞言,愈發受打擊道:“也是奇了,從前怎沒見這麼多能幹的,如今倒成不值錢的了,一秃噜一秃噜的往外冒。”

  平兒笑道:“從前即便是有,可誰敢讓她們做這些大事?便是奶奶這樣的能為,也不過在家裡操持伺候人罷了。說到底,還是爺不凡,給了她們那樣的機會。”

  鳳姐兒氣道:“你這話酸的讓我想啐你!”

  平兒偏着頭,笑顔如花。

  賈薔難為的看着鳳姐兒道:“我倒是也可以安排你做個好差事,可是……你又不識字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