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如海“嗯”了聲,道:“折子兩個時辰前就寫好,八百裡加急送進京了。詳細過程和緣由,都已禀明皇上。隻是老夫怎麼不記得,我如何行事,還要再向魏永奏報?也罷,老夫不為難你,有甚麼想問的,你問就是。”
這繡衣衛千戶聞言,站都站不住了,跪地叩首道:“相爺折煞小人了,小人就是有一萬顆腦袋,也不敢問相爺的話……相爺,小的,小的該死!小的該死!”
林如海擺擺手,目光又落到那位将軍面上,淡淡道:“老夫不管你們是覺着白跑一回,無功而返不甘心,還是背後有甚麼人教唆。眼下安定山東為重中之重,誰敢亂老夫赈災方略,莫怪老夫手下無情,以天子劍斬汝項上人頭。都下去罷,老夫離開山東前,汝二人不要再出門。”
兩人聞言大汗淋漓,叩謝過林如海後,匆忙回了泉城,閉門思過。
他們也沒想到,林如海會強勢到這個地步……
二人離去後,濟州知府和王阿大才上前,将孔氏遺孤之事說了遍。
聽聞此事後,林如海登時正色起來,問道:“可能确認,那婦人便是衍聖公三公子孔昭煥的妾室?”
濟州知府何葉遲疑了稍許,道:“應該沒錯,且穩婆說,那趙氏就是在井裡生下的小公子。下官實在想不出,這其中還能有甚麼出入。”
林如海沉聲道:“事關聖人苗裔,大意不得。”
何葉忙道:“對了相爺,那趙氏可背誦《論語》。下官曾聞,聖府内無論老幼還是婦孺,皆要會背《論語》!”
林如海沉吟稍許,又問道:“那趙氏還說了甚麼?”
王阿大道:“相爺,趙氏說,如今聖府隻餘她們母子二人,為感謝朝廷的救命大恩,她願意将聖府所有的田産、資财及遍布山東各地的門鋪、房宅和糧食,全部捐獻給朝廷,赈濟山東鄉梓百姓!”
林如海聞言,道:“果真?”
何葉和王阿大齊道:“千真萬确!”
林如海點頭道:“那如此說來,此孔趙氏必為聖人苗裔!吾聽聞,當日大火燃燒時,山東數月未雨,卻突降甘霖,使得大火未能燒的太久。莫非,是天不絕聖人血脈?”
何葉、王阿大聞言一震,他們居然沒想到這個,但是,若非如此,還能怎麼解釋?
當日大火果真燒下去,那嬰孩未必能存活下來啊!
林如海沉聲道:“曲阜事為汝二人親眼所見親身經曆,将點點細節全部記錄下來,送往京城,由天子定奪!”
二人忙應下,而後匆匆離去。
待二人走後,林如海垂下眼簾,眼眸中神色有些複雜。
可以想象得到,傳入京城後,這個出生就有上天庇佑,天降甘霖助其存活下來的孩子,不管是不是真的,都一定會成為新一代衍聖公。
孔家滅門,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是往朝廷的臉上狠狠打了一耳光。
若沒有個交代,天下讀書人都不會輕易放過。
而這個伴随異象而生的孩子的出現,卻能安撫住天下士人的心,也會對至聖先師愈發信服。
可這背後,終究是藏了奸的……
不過,看看山亭城内堆積如山的糧食,還有八縣之地的糧倉裡,都堆滿了白蓮教搶回來的糧食。
林如海以為,值了!
孟子曰:民為貴,社稷次之,君為輕。
天子尚且為輕,社稷亦次之,遑論一群國蠹?!
……
鳳藻宮,中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