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0章(第6頁)

  玻璃在當下雖也算是貴重物了,不過甯榮二府的窗子,早以玻璃為封了。

  若不追求如前世那樣嚴格的透明澄淨度,弄些玻璃并不難。

  而這五間溫室最大的秘訣,其實還不在玻璃和暖氣,而是溫室外砌的保溫層。

  以爐渣為媒,輔以棉麻為芯,貼着牆面再砌一層保溫層,這就能使得溫室的溫度能夠均勻的升到足夠高,并且能保持住。

  不然,純粹靠燒煤來帶動這樣大的空間,一來代價太高昂,純粹靠金錢堆砌,奢靡太過。

  二來,燒的太狠,熱度分度也不均,容易造成靠近火爐處的烤幹燒焦,遠離的熱力又不夠。

  而有了這層保溫層,哪怕是最原始的保溫層,所起到的作用,也是不可估量。

  再加上發酵過的牲畜糞肥,才讓這一棚菜,成了李暄眼中的綠色金山。

  “我讓王爺看的不是這個,是那爐子和暖氣片。爐子燒的煤球,就是那堆着的那些。這個頑意兒,一塊能燒半個時辰,一次放兩塊,能燒一個半時辰。屋子小密實些不透風,能保一宿不冷。

  市面上那些煤方,比這個差遠了,一塊要三文錢,咱們這個,一塊隻要兩文錢,一宿四文錢管不冷,六文錢管熱。一個月才不到二百錢,省着點,一百多錢就足夠了。

  這個價格很低了,便是尋常百姓都用的起。

  薄利多銷下,内務府将會擁有一座永遠不會枯竭的穩定财源,還能惠民。

  畢竟,冬天一直會有,每年冬天京城少說也會凍死百十人。

  因受冷感染風寒去世的,更不知多少。

  所以,将煤賣的這樣便宜,也是天家對百姓的恩德。

  而且不僅煤球能賺銀子,爐子也能賺。尋常的煤球爐子簡單,不算甚麼。

  最賺的,還是這樣的暖氣。

  這需要高明的鐵匠花費時間來做,手工一點點打磨,一些器件,則需要些不尋常的工具,提前說好,這些器件隻有德林号會做……

  王爺說說看,這種好東西,那些高門大戶會不喜歡?”

  談正經事時,李暄還是很嚴肅的,他點點頭道:“賈薔,看來爺把你教的很好。近朱者赤,你為了内務府,算是用心了。”

  賈薔正色點頭道:“和豬靠的太近,難免要多費點心。”

  李暄笑罵道:“好球攮的,又罵爺,你仔細着。”

  說笑間,他蹲下去,拿起一旁的火鉗子夾起一塊煤球看了看,問道:“賈薔,為何上面有十八個孔?”

  賈薔道:“這是大的,有十八孔,還有種尋常百姓用的小的,隻十二孔。這些孔眼,是為了透風,好讓煤球燒的更透些。”

  李暄點點頭道:“好東西!确實是好東西。爺估摸着,家裡有老人的府上,多半喜歡這個。”

  賈薔笑道:“正經裝卧房裡的,爐子是不在裡面的,另砌外面。不止老人,高門大戶多半都會喜歡。這個取暖效果比熏籠、火盆強的多,關鍵是便宜啊。煤球才多少錢,炭呢?”

  李暄抽着嘴角道:“内務府的惜薪司每年在易州一帶山中砍伐硬木燒成炭,再運至紅籮廠,按尺寸鋸截,編小圓荊筐,用紅土刷筐而盛之。每根長尺許,園徑二三寸不等,燒起來有香氣且暖和,一斤能燒半個時辰,灰白而不爆,沒有煙熏氣。不過,折合下來一斤要三十文錢!”

  是煤球的十五倍。

  不過,惜薪司前世有一個更響亮的名頭:内廠……

  “啧!”

  李暄歎了聲,道:“賈薔啊,爺知道你能搗鼓,都說你是善财金童,但爺還是小瞧了你。你這也太能擺活了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