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7章(第1頁)

  韓彬搖頭歎息道:“皆為老夫之過,便是老夫也未想到,楚士倫生了這樣一個蠢貨兒子。窦廣德偏執太甚,識人不明,合有此敗。”

  林如海點頭道:“也罷,既然如此,仆也就放下心中石頭,往後不再顧慮許多了。莫說十年二十年,仆能做滿五年,就謝天謝地喽。窦廣德這争鬥,實在沒意趣的很。”

  韓彬看了看林如海單薄的身子骨,再歎息一聲道:“快回去歇息罷,可以多歇兩天。有你那位孫行者弟子四處大鬧天宮,給你減輕了許多負擔,你也不必太撐着了。另外,你回家後,還是将五城兵馬司的幾個主事叫去,讓他們安生些罷。外面現在熱鬧的不成樣子,先前大罵賈薔的那些人,如今調轉過來,又開始大罵起朝廷來,我們都快成秦桧了。這樣下去,不是法子……”

  罵的最狠的,當然是才被京察和考成法刷下去的那些景初舊臣。

  不要小瞧這些人的實力,京城真正的清流話語權,仍在他們手中。

  這幾日趁着窦現打林如海師徒之際,那些人渾水摸魚帶節奏,頑的是不亦樂乎。

  如今翻轉過來,林如海錘死窦現、楚士倫,那些人又開始翻轉過來,罵起韓彬為首的新黨來。

  卑鄙下作,陰險狡詐令人作嘔,快成了新黨标配……

  這樣下去,新黨勢必元氣大傷。

  聽聞此言,林如海點了點頭,道:“讓他們噤聲倒是容易,就怕有些人會罵阻塞言路。且到底能不能壓的住也不好說,畢竟,防民之口甚于防川……”

  韓彬沉聲道:“如海,此事必須辦到!至少東城那數萬幫閑和婆子,不能再天天于市井中罵街。”

  林如海颔首道:“這個倒是容易,但仆以為,堵不如疏。不讓他們亂罵,卻可以讓他們罵罪魁禍首……半山公,不是仆小肚雞腸,非要趕盡殺絕。隻是,壓制民聲,不付出些代價,如何能辦得到?”

  韓彬嘴角抽了抽,道:“也好。”

  這厚道人記起仇來,還真讓人招架不住……

  從今往後,怕也沒誰敢再輕易對林如海師徒下手了。

  ……

  鳳藻宮,中殿内。

  隆安帝昨晚都快過了醜時才來這邊,也是倒頭就睡。

  這會兒起來坐在鳳榻上,隆安帝面色仍不算很好。

  到底是五十多歲的人了,因為禮佛茹素,龍體原不算健壯。

  又心事凝重的操勞半宿,眼下仍覺得頭暈昏昏沉沉,心情煩悶。

  聽尹後為李曉說情,心裡有些不耐和厭煩。

  不是對尹後,而是李曉……

  “皇上,皇兒與臣妾說了,此事他是斷不知情的。昨兒個他哭成那樣,實在讓人不落忍……”

  “三皇兒在幾個皇兒中,從來不張揚,穩穩當當踏踏實實的為皇上辦差,皇上不也才誇過他麼?”

  “三皇兒是臣妾一手教養大的,臣妾相信他不會那樣做。皇兒是個好孩子,隻是太容易相信人,讓歹人給诓騙了去……”

  隆安帝頭疼煩躁,聽聞這番話後,冷笑道:“他太容易相信人了?朕看是皇後太容易相信人了才對。皇後莫要将這幾個孽障還當小時候那般,如今大了,都起了心思,又怎麼可能那樣相信人?皇後若說李暄太容易相信人還則罷了,其他三個,哪個是善茬?”

  尹後忙道:“皇上,臣妾的皇兒臣妾明白。李曉既然說了,此事與他不相幹,不僅給臣妾說了,想來與皇上也說了,那他必不會是主謀……”

  隆安帝沉聲喝道:“不是主謀就可以了?朕才教誨過他,身為皇子,要有皇子該有的氣量和胸懷,豈有為一女子與臣子結仇的道理?簡直荒唐!他與朕答應的好好的,要沉下心來好好當差辦事,還要虛心學習。如今倒好,卷入這樣的醜聞大案中。他一句和他不相幹就完了?這個時候你莫要護短!”

  隆安帝極少與尹後說這樣重的話,這會兒如此不留情面,自然讓尹後滿面羞愧,跪下請罪。

  隆安帝本心仍是敬重尹後,歎息一聲,正要攙扶起,卻見戴權走來,輕聲道:“主子,繡衣衛那邊傳來消息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