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5章(第6頁)

  這話,顯然不算是好話……

  尹後笑道:“這倒也在其次,關鍵是頂用。雖說膽大包天,有時混不吝。因為太上皇要拾掇他,就敢帶四千兵馬進京,來和太上皇講道理。真是笑話,他也不想想,大燕雄兵百萬,京城就有數十萬京營。他那四千兵馬又能做甚麼?結果也是運數,正巧逢庶逆謀反。

  他還是識得大義,知道以平叛勤王為先,立下大功。所以太上皇昏迷前,終識得他的忠孝,加封郡王爵。

  好些人都以為他想做董卓,又想做曹操,結果這孩子朝政、軍務概不插手。除了護衛皇城,還出力幫朝廷赈濟天災。如今連軍機處那些大學士們,都不再疑他了,隻是仍舊看他不順眼。

  我就告訴他們,别不順眼,再過二三年,等皇上親政後,皇權穩固了,你們想留他也留不下,我放他出海。”

  田太後聞言老臉抽了抽,那場叛亂裡,她的衣帶诏可是起了大作用,因而強笑道:“這樣好的臣子,放出海豈不可惜了?”

  尹後看了眼垂着眼簾眼觀鼻、鼻觀口,形容俊秀飄逸的賈薔,眼中閃過一抹笑意,道:“不多留了,留久了,難免生出是非來。他和小五君臣相宜,算是一段佳話。可再好的情分,也經不起文武百官們天天念叨猜疑。與其到那時,不如早早定好後事。

  我也不算負了他,子瑜這樣好的姑娘許給了他,也不會叫朝廷為難他的德林号。且希望,能落個兩全其美罷。”

  賈薔拱手笑道:“娘娘聖明,娘娘知臣,素無長處,隻一樣……那就是有自知之明,且無貪心。王權富貴,功名利祿,臣從不甚看重。臣一生之抱負,也是出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。隻因娘娘厚愛,皇上亦不以異姓視之,臣才會不懼刀山火海,肝腦塗地以報天恩。待皇權穩固,天下無事,大燕迎來宣德盛世時,臣自會告退,出海尋臣之所願。”

  尹後擺手微笑道:“這些本宮都知道了,如今太皇太後也聽之,且看你日後如何做罷。昨兒晚上你回京,宮裡可都無恙?”

  賈薔颔首,随後卻奇道:“皇上已經派人來請安了啊,難道娘娘不知……”

  尹後聞言瞪他一眼,道:“本宮一試就試出來了,果然,昨晚你們又攪和在一起渾鬧了,不然又怎會連這個也知道?”

  說罷同田太後“告狀”道:“打太上皇時,這兩個混賬就整日裡一起胡鬧。太上皇在養心殿前的皇庭上,讓他兩個挨過多少回廷杖了?還叫他們清掃皇庭。如今太上皇在病中,兩人一個成了天子,一個也成了郡王。結果貪頑的毛病還是改不了。

  這位護駕到行宮了,入夜還折返回去。前兒兩人在皇城裡追逐打鬧,嬉戲頑鬧,才被武英殿的大學士狠狠教訓了頓。我瞧着,又快挨拾掇了!

  這也是過個二三年,叫他早早離京的緣由!富貴子弟,難免纨绔習性,兩個都是!”

  田太後聞言笑道:“早就知道他們兩個好了,隻是未想到會好到這個地步,可莫要耽擱了正經事才好……既然出了宮,在行宮這邊,就不必來回跑了。”

  隻是雖是笑言,眼睛裡卻難掩冰冷。

  畢竟,當初就是賈薔和李暄一道去了田國舅府,将田國舅夫人的舌頭給鉸了。

  田國舅夫人活活疼死不說,田國舅,也就是田太後唯一的弟弟,随後沒多久也驚懼而亡。

  賈薔靜靜的看着天家這對婆媳你來我往的過招,顯然田太後遠不是對手。

  他不知道離開的這大半天到底發生了甚麼,但想來頗為有趣……

  賈薔微笑道:“謹遵太皇太後、皇太後懿旨,今晚臣不回宮了。就在行宮這邊守着……”

  尹後同田太後笑道:“到底還是太皇太後的話管用。”又問賈薔道:“昨兒聽你念叨着,今晚要尋一難得的民間美味來孝敬太皇太後,怎一天也沒見着?”

  賈薔笑眯眯道:“今晚臣鬥膽,請娘娘吃雞!”

  尹後:“……”

  ……

  “賈薔,你好大的膽。天家膳食自有定數,你居然弄來一堆泥裹着雞,請太皇太後吃叫花雞?這叫花雞莫非就是叫花子吃的?”

  看到賈薔帶人擡進來一堆“泥包”,并點名甚麼物什後,尹後眼中閃過一抹笑意後,薄怒斥責道。

  賈薔含笑道:“娘娘先别急,别看這叫花雞賣相不好,可來路卻不小。這土,不是一般的土,專挑承德半月湖的黃土,又用熱河泉水和湖内的荷葉作原料。

  制作時,将宰後的生雞,由腋下取出五髒,洗淨,不褪毛,用荷葉包好,再用黃土泥糊好,放在火上燒熟。

  眼下熱河那邊早沒了荷葉,是專門使人在那邊搭了一小間溫室,逆時令栽培出來的,就為了孝敬娘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