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4章(第1頁)

  順昌伯王佐,執掌振威營!

  除了耀武營和顯武營留給尹江、尹河外,其餘十大京營,皆為元平功臣所領!

  元平功臣幾經清洗,留守神京城的,已經寥寥無幾。

  如今這些,大多是從九邊折返回來的。

  韓彬憑此手,一來掌了兵權,二來也斷了這些軍門在邊關的根基,算是一舉雙得。

  且有這十位在九邊打熬多年的王侯親領京營,足以辦成今日大事。

  賈薔和元平功臣之間,不僅是血海深仇那麼簡單,還是世仇。

  如今拿下賈薔,絕對是元平功臣最願看到的事。

  至于會不會讓武夫坐大,重現隆安初年的窘境……

  自然不可能。

  等辦完今日事,往後二年裡,再一個個去職削爵就是。

  一群匹夫之勇,想尋他們的破綻漏洞,不要太簡單!

  太平盛世,留那麼多武夫做甚麼?

  即便朝廷需要兵馬,從寒門中挑選武将足矣。

  武科舉裡,未必選拔不出良将。

  比這些跋扈的勳門強十倍!

  “良辰已到!”

  一應君臣文武,聽聞内侍宣聲後,無不精神一振。

  李暄引領王公百官出了金殿,前往太廟正殿,祭拜大燕列祖列宗。

  一應禮儀,由分掌禮部的葉芸所主持。

  待君臣叩首罷,葉芸宣尹江、尹河二将率火器營入殿,獻上準葛爾汗王旗,并諸多被俘之蒙古貴人。

  由内侍接過王旗,遞至李暄手中,李暄親自獻于李燕王朝諸皇神像前。

  随後就是一系列的封賞……

  然而這一切,都不能在重臣中興起多少波浪。

  滿朝王公重臣,從始到終除了賈薔外,再無第二人露出笑臉。

  一個個面色陰沉的,就如天上滾滾翻騰的黑雲。

  很沉悶的一個獻俘大典,隻用了不到一個時辰,就走完了流程。

  然而當禮畢,君臣文武并新晉顯武營指揮尹江、耀武營指揮尹河,轉至太和殿時,王公諸臣才從漫不經心的沉悶中清醒過來,一個個目光或明或暗的落在武臣之首的那位年輕人身上。

  今日太和殿上,是否會起刀兵,是否會見鮮血……

  “皇上,臣彈劾平海王賈薔,懷不測之志,居心叵測,謀逆造反,無旨調私兵入京,其罪當誅!”

  “轟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