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0章(第1頁)

  李鋈見兄弟如此悲憤,也不由歎息一聲,不無埋怨道:“按禮說,哥哥不該說你外家。可你那外公着實不靠譜,你十歲那年,他不知從哪尋來那個忘八肏的相士,結果就給你批了‘龍睛鳳頸,貴之極也’八個字。父皇、母後都是天人降世,自不放在心上。可皇貴妃……母妃大人也忒較真兒了些。若不是父皇動了真怒,她老人家連學都不讓你上了。母後也寬慰了幾百回了,可哪裡說得伏?好兄弟,委屈你了。不過……”

  話鋒一轉,李鋈笑道:“今兒哥哥其實得恭喜你!”

  李铎不明所以,李鋈笑道:“你剛才不也說了?小十六如今監國,代父皇劃定了大燕本屬之土。除秦藩、漢藩、唐藩、宋藩,再加上東瀛省、新羅省、安南省、暹羅省、呂宋省等等外省,皆列本土,萬世不易外,再往後所征之土,皆可封國。

  十三弟,你素來聰慧過人,不比大哥和小十六差,難道看不出其中蘊着甚麼道理?”

  李铎眼睛逐漸明亮起來,眉宇間的郁氣也散去大半,緩緩道:“十六弟認為,大燕疆土已極,不必再開拓了?”

  李鋈笑道:“小十六雖然如神仙中人,聰慧天成,可這樣的大事,十三弟你以為他能拿穩主意?”

  李铎眼神愈亮,從藤椅上站了起來,看向李鋈道:“八哥,這是父皇的意思?”不等李鋈回應,又來回踱起步來,興奮道:“沒錯!這一定是父皇之意!自元武二年,父皇親赴馬六甲會見西夷諸王,議天下太平之局。然而西夷諸國卑賤,悄然彙聚數百戰艦,兵馬二十萬,意圖趁大燕不備,奇襲馬六甲,威脅父皇!

  不想西夷中也有仰慕我中華王道者,葡裡亞國王若昂五世的王後為父皇風采所傾倒,傳信于大燕,使得大燕搶于西夷聯軍動手前,良母妃先一步率大軍下手,于撣邦海港盡焚西夷聯軍戰艦,二十萬西夷聯軍幾被屠盡,一舉抵定了我大燕于東方全無敵之姿!

  也為大燕這十五年來的沉穩壯大,奠定了根基!

  但神武英明不過父皇,他老人家早就說過,本土疆域過于寬廣,并非善事,也不利治理!

  如今大燕有秦藩、唐藩和諸外省之沃土,可養億兆黎庶。

  又有漢藩之精鐵和煤,唐藩之農奴,東瀛之銀山,宋藩之金山……

  如今正是到了已極之境!

  再多,便有過猶不及之嫌。

  接下來,便是諸手足兄弟們開疆拓土,各建封國之時!

  母親她,不會再攔我了罷……”

  語氣由激昂,漸漸又變得低沉起來。

  李鋈見此也站了起來,拍了拍李铎的肩膀,道:“不要怪皇貴妃娘娘,自古而今數百帝,曆朝曆代,再無一天家如本朝一般,親情大于皇權。天家無親情,豈是頑笑?

  也隻有本朝,除了父皇、母後外,那麼多妃母,那麼多皇子手足,從來都親如一家。

  這些原本莫說天家,便是尋常高門内,都是極不可能之事。

  可是有父皇、母後在,有皇貴妃娘娘在,才将這等絕不可能之事,變成了可能。

  哥哥我說句大不敬的話,父皇、母後做的固然極英明聖明,可皇貴妃娘娘之所為,功德絕不下于二聖。”

  李铎聞言,面色一僵,苦澀言道:“八哥,你是說,母妃有心壓我,以安天家之心?”

  李鋈心疼的看着自家兄弟,輕聲道:“不是妃母娘娘狠心,隻是隻有她老人家才有此身份地位,有此分量,也唯有她老人家,才有此賢德呐。”

  皇貴妃乃副後,天下婦人中僅在皇後一人之下,億萬人之上。

  李铎為其親子,原該子憑母貴,可尹子瑜為了避嫌,生生壓了兒子這麼多年,不許他冒頭。

  連她尚且如此,其餘人不管是嫔妃還是皇子,不管有沒有私心,都不敢生奪嫡之心。

  畢竟,連李铎都差點因為牽連被廢掉,更何況他們?

  李鋈見李铎面色時而陰沉,時而激憤,但最終化為無奈苦笑,知其想開了,便哈哈笑道:“十三弟,你道小十六為何不顧滿朝文武死谏,不顧那麼多母妃的勸谏,非要親征宋藩?諸兄弟們也是玩了命帶兵猛打猛殺,打的西夷們抱頭鼠竄,抗議國使一波接一波的派往京城。其實,兄弟們也知道,你受委屈了,所以才想早點抵定大燕本土皇輿,解開羁絆你的枷鎖!”

  李鋈和大哥李铮還有太子李銮聊過,他們都懷疑,當初那位所謂的相士,其實是皇貴妃有意安排的,就是看到諸皇子們漸漸長大,在學裡拉幫結派,甚至有臣子開始站隊……

  這個時候,才有了尹家請相士相看十三皇子一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