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1章(第5頁)

  當着二子的面,賈薔這番話讓黛玉含羞啐怪了下,不過心中卻徹底放松了。

  并相信,賈薔對太子的愛,絕不下于他。

  李銮原也是極聰明之人,哪裡會看不出自己父皇的“刀子嘴豆腐心”,再度叩首後起身恭聲道:“父皇教誨,兒臣銘記于心。必腳踏實地,不驕不躁的繼續穩步前行。”

  賈薔側眸看來,輕聲道:“朕其實并不希望你太累,也不希望你壓力過大。無論如何,你都不可能超越朕的功績。并非你能為不足,天分不及朕,是因為世間已不同。朕對你唯一的要求,就是要有自知之明,常省己身。除了和軍方打好交道,常觀政事外,你大可去做一些你喜歡做的事,培養些興趣愛好。你母後先前的話是對的,江山雖重,又怎及吾兒一生之幸福快樂重要?”

  “父皇!”

  論煽情,十個黛玉加起來都不及賈薔來的猛烈,主要因為某人面皮足夠厚,舍得下本錢。

  因而這番話,瞬間擊潰了李銮年輕人的心理防線,哭的稀裡嘩啦起來。

  心中更是打定主意,絕不可再讓賈薔失望。

  等李銮和幼弟李鈞去皇子所暫且歇息時,黛玉方抹盡淚珠,看着賈薔感動道:“你真真是刀子嘴豆腐心,倒比我這當娘的還疼他。隻是……”

  她又遲疑道:“可别溺愛壞了,畢竟是太子……”

  賈薔奇道:“誰會溺愛他?往後他要遭受的失敗和挫折,不知有多少。不止他,海外開疆的那些小王八蛋們,别看如今一個個嗷嗷叫,有他們哭的時候。”

  黛玉愕然,很是不解的看着賈薔。

  她不大明白,都到了這一步,以諸皇子的身份,怎麼可能還有難哭的時候?除非……

  有人故意下絆子!

  夫妻多年,賈薔自然從黛玉不善的眼神中看出她的心思,搖頭笑道:“何須我來設置難處為難他們?你想想,大燕一年到頭要出多少大事,要遭多少難?十六身為太子,将來代天巡幸災地,将面對多少難題?莫說他了,便是你們這些後妃操持那麼些事,遇到的難處少了?他将來的難處,百倍于你們。身為朕的太子,做的好是應該的,是沾了朕的光。可做的稍有差池,嘿!眼下剃成短發也好,省的将來愁的頭發掉完,成了秃子,哈哈哈!”

  黛玉見賈薔無良大笑,氣的輕輕拍打了他一下,擔憂了片刻又輕輕搖頭道:“他既然肩負儲君之位,這些總是難逃避的,且由他去曆練罷……”話音一頓,又問道:“可其他皇兒,又怎會艱難?”

  賈薔呵呵笑道:“别看每個皇兒給予二十萬兩金子的開國之資,這些錢若用于開府,那自然是綽綽有餘,會十分強大。但用來開國,那卻是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。每年光養活一支萬人大軍,人嚼馬用,衣食住行和兵器的更換,那二十萬兩黃金撐不過二年。更何況,一個國家的建立,又豈能隻依靠軍隊?”

  黛玉聞言蹙眉道:“他們又不是隻有這二十萬兩黃金,他們是大燕皇子……”

  賈薔搖頭道:“他們隻有這二十萬兩黃金,最多,可以用這些黃金從大燕得到許多物美價廉的貨物。他們的确是大燕皇子,所以可以獲得漢家百姓做臣民。其治下漢家百姓的比例,也必須維持在七成以上。隻要他們能養得起,就能從大燕吸引百姓遷移過去,朝廷不會阻攔。但内務府隻會供給十萬百姓的口糧衣用,且最多不超過三年。

  僅此而已。

  想要保證将來封國的獨立,這是必須的代價。

  縱然十六和諸皇子兄弟間手足情深,但是皇權,從來不是無私的。尤其是國與國之間……

  所以,妹妹你想想,那些小子們将來面對草創的國家,無數人向他們伸手張嘴,他們怕是能愁的哭出聲來,哈!”

  “你這當爹的,怎總是對皇兒的難處幸災樂禍?”

  黛玉不滿嗔怪道,卻也忍不住笑了起來。

  本性裡,她也是頑皮的,隻是比某人善良的太多……

  賈薔“啧”了聲,道:“不經磨砺,怎能成器?況且,東西來得太容易,沒人會珍惜的。到頭來,受害的隻能是他們自己。”

  黛玉聞言笑道:“好好好,子不教父之過,你自有打算,就由得你去折騰罷。不過,你去子瑜姐姐那邊看看罷。當年為了震懾住諸皇子甚至是諸妃間的浮躁,子瑜姐姐不惜親自出面,拿尹家和小十三做筏子,才讓宮裡太平了這麼些年。受了那麼多委屈,小十三心裡怕也積攢了不少怨。這些原都該是你頭疼的事……”

  清官難理家務事,自古至今多少雄才大略的開國天子,又或是中興明主,也難逃慘烈的奪嫡之争,鬧的家破人亡,骨肉相殘。

  賈薔,又如何真能例外?

  好在,在要緊時候,尹子瑜受尹家太夫人之勸告,對尹家開刀,以十三皇子為樣,下了狠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