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3章(第1頁)

  李锴心中怒火頓消,又起不安,上前拍了拍李鋈的肩膀後,又聽李春雨繼續道:“薛蟠行事不謹,狂悖不堪,踐踏王法,天理難容。所行仆從立斬,薛蟠打入死牢待罪發落。”

  李锴聞言都倒吸一口涼氣,一下拉住面色大變想要翻臉的李鋈,低聲急勸道:“八哥,冷靜!八哥!還有轉圜之機,不然就和那些豪奴一個下場了!這會兒鬧起來,真激起父皇怒火,就連一絲餘地也沒了!”

  好歹勸住李鋈後,李锴上前問李春雨道:“到底怎麼回事?那婆子和幼兒又未真個出事,父皇怎就動如此龍顔之怒?”

  李春雨聞言歎息一聲,道:“也真是……國舅爺運道不好,不湊巧!殿下道那婆子是哪個?正是當年萬歲爺和皇後娘娘在潛邸時就認識的舊人,人稱劉姥姥。原隻如此倒也罷了,可劉姥姥兒女死絕,就一外孫,還被她勸着入了水師海軍,為國盡忠,偏在一次海戰中又沒了,隻留下這孤老太太和一個重外孫。劉姥姥也是義人,怕連累了為她出頭的闫國舅,就去榮國府求救。未想萬歲爺和皇後娘娘還有諸皇妃娘娘俱在,得聞老太太哭訴,又聽聞那闆兒剛剛為國盡忠,劉姥姥還說是闆兒的福氣……萬歲爺何等重情分之人,當即暴怒!若非劉姥姥和她那重外孫無恙,這一回,薛國舅怕是真的要……唉!”

  李鋈面無表情的回頭看向簾子裡面一聲不吭的親舅舅,心累如老狗……

  ……

第五十四章:若八弟受責,來日兒臣必罪薛氏!

  榮府,大觀園。

  大觀樓内。

  原本因宮中衆多省親皇妃而移駕至此,滿堂歡慶的氣氛早已不複存在。

  薛姨媽哭成淚人,被扶了下去,寶钗面色冷淡,緊抿薄唇。

  而正中主位上,賈薔臉上的怒氣未消,一旁黛玉蹙着眉心,悄聲勸慰着甚麼……

  最不安的卻是劉姥姥,焦急道:“實未想到會告禦狀,就是來國公府上求老太太、姨太太說個情,這可怎麼話說好?婆子我……我家去了。狗兒,快磕頭,快磕頭,今兒可闖天禍了……”

  寶钗聞言,看着賈薔愈發難看的臉色,心道再讓劉姥姥說下去,薛蟠怕是真要有性命之憂。

  她心下一歎,面上卻起了笑容,道:“姥姥切莫多心,原是我哥哥的不是,真真是……一言難盡。萬幸姥姥無事,不然連我都要受他那渾人的連累。姥姥大可寬心,今日便不是姥姥,換做其他人,他一樣得不着好。姥姥若再多心不安,他的罪過才更大了去。”

  說罷,餘光見賈薔面色依舊惱怒未消,便又看了黛玉一眼,使了個眼色:再看笑話可不依了!

  黛玉忍笑,沒好氣悄悄白她一眼後,亦同劉姥姥道:“姥姥且坐,今兒我還要和姥姥說道說道呢,少不得要怪罪你一番!”

  劉姥姥被昭容安頓落座後,聽聞此言又不安的站了起來,賠笑道:“不知婆子做了甚麼糊塗事,惹得娘娘不高興了?”

  黛玉正色道:“當初在國公府時,姥姥還一年來個一二回,看望看望我們。怎地後來就和我們生分了?便是入西苑不便宜,也可來國公府逛逛,和老太太講講古不是?最不該的,是姥姥日子過的艱難了,怎就忘了我們?

  都道皇帝家也有幾門窮親戚,原是正經的,你老不來尋我們,才是不該,倒顯得我們輕狂,眼裡沒有親戚了。”

  連賈母這會兒也埋怨道:“闆兒那孩子也算是我看着長大的,出了這樣的事,合該派人來言語聲。你一個孤老婆子,家裡縱有一點積蓄,可連辦幾回喪事,又請人帶着棺木去南邊兒接闆兒,如此往返一遭,也該精窮了。若早些來尋上門,不就沒今日之事了?也怪我老糊塗了,竟一直未想着打發人去探望探望你。”

  劉姥姥聞言,一邊道惱,一邊忍不住落淚道:“闆兒……那是個沒福的。不過也有福,為朝廷出力沒的,可入忠烈祠,怎會沒福氣?再者,等闆兒家來後,朝廷還有撫恤銀子,盡夠使了。”說着,又笑了起來。

  若沒這份堅韌寬和的心性,又怎能熬過如此多生活的苦難啊……

  寶钗見之,心生憐惜,也愈惱自家兄長的混賬,賠笑道:“姥姥,如今再說别個,也沒甚意趣。眼下最重要的,是姥姥能安享晚年,再有就是撫育……狗兒,長大成才。姥姥原是個要強有硬氣的,遇難處也不肯來尋我們這些親戚。可如今我哥哥做下這等混賬事,隻求姥姥能給薛家将功補過的機會……”

  見劉姥姥唬的甚麼似的,連連搖頭,寶钗無法,隻能求助一旁看熱鬧的鳳姐兒。

  畢竟,是王家的親戚。

  鳳姐兒見寶钗看向她,丹鳳眼一挑,氣的寶钗直想拿野鴨子毛撣子丢她。

  她心知自己平日裡權勢太盛,黛玉、子瑜都是做決策之人,日常庶務卻多托付于她,蓋因她們皆知寶钗心思細膩,手段高明,辦事少有差池,值得托付。

  因此才惹得鳳丫頭這樣好弄權的人心中不忿,這會兒看她笑話。

  不過到底都是合适範圍内的勾心鬥角,鳳姐兒見好就收,知道此時不是鬧着頑的,且寶丫頭不是好惹的,因而她幹咳了聲,對劉姥姥道:“姥姥,你老還是行行好,讓薛家給你養老送終,安度晚年可好?你老活的越久,活的越好,薛家的麻煩還能小些。當然,你若嫌薛家太富貴,咱們王家也一樣能給你老養老送終!兩個裡面選一個,再不能少了。”

  頓了頓,又畫蛇添足加了句:“你老今兒要是不答允了德貴妃,不給薛家一個将功贖過的機會,不僅薛國舅要遭大難,連八皇子都要跟着吃挂落。那可真是了不得了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