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際上,即便丁口再多一倍,變成十六億、二十億,也是遠遠不夠用的。連秦洲都填不滿,更遑論漢洲?
臣之所以竭盡全力,讓官員,尤其是重臣的年歲不能超過花甲之年,就是因為國朝遠還不到盛世之巅!
國運在不斷突飛猛進向上走的時候,任何陰謀詭計都不能阻攔。
而想要真正達到盛世的巅峰,臣以為,非三五百年之功,不可得也。
所以,聖上和兩位恩相心懷擔憂,不如且相信後來者。
以八億丁口之數,再加上全民義務教化的推行,國朝隻會英才輩出!!”
賈薔聞言,與林如海笑道:“朕雖比于愛卿年輕上二十多歲,但這腦筋活絡,還不如他。胸中格局氣魄,也不如。”
勸慰住連連謙遜的于萬洲後,林如海同賈薔顫巍道:“皇上好戲谑之言,可見心态還是年輕的多。所以,于相可緻仕,皇上卻不必急着退位嘛。皇上與于相君臣相得,可為千古佳話。隻是一起退位,對社稷而言,并非好事。晚幾年,又有何不可?”
一直好似睡着了的韓琮這會兒卻突然開口道:“算了,咱們兩個老貨,年歲越大,膽子越小,遠不如于相看的明白。如今是順風順水的時節,都要他們照看着,那以後起了風波,那幾個還能經得起?”
林如海聞言,沉默片刻後,擡起眼來,透過老花鏡近乎貪婪的看着殿外的一切,良久之後歎息一聲道:“老夫是膽小呐,時常會擔憂,如今的盛世,隻是老夫的一場臆想,一場虛妄之夢。所以,老夫不想醒來,哪怕是夢,也想維護到閉眼之後啊。”
賈薔笑着寬慰道:“先生放心,不是夢。想想安之那小子,先生就當知道,這必不是夢。因為在先生的夢裡,他可做不出這樣的勾當來!”
此言一出,連韓琮、于萬洲都笑了起來。
林安之,當初李銮身邊的東宮雙璧之一,誰都以為他前程遠大之極,畢竟他的家世,近乎無解……
但誰也沒想到,林安之的前程的确遠大,幾乎以一己之力,坐鎮數倍于大燕本土遼闊的秦洲大地,身上挂着幾十個相位,調動無盡的資源,供朝廷海師和諸皇子聯軍,與西夷聯軍鏖戰漢洲。
其才華之驚豔,使他成為了當世最璀璨的風雲人物之一。
甚至在年輕人眼中,還在林如海之上。
唯獨可惜者,人無完人,林安之風流成性不說,還好藩女和西夷洋女。
林如海能活到這麼高壽,極有可能是被氣的……
聽聞賈薔的打趣後,林如海搖頭道:“那個孽障,還有西夷皇子李錯,臭味相投,做下那等混賬事來,實在是豈有此理!看看邃庵公家裡子弟,人人成才,羨煞老夫。”
韓琮聞言,氣都喘不勻了,還是反駁道:“不過是一窩教書匠,成甚麼才?你如海公當年險些就成了絕戶,林家傳五世成單,到了安之這一輩,讓你林家子孫繁盛,你還有甚麼可氣的?”
雖好西夷大洋女,但正經事林安之未落下,倒是和漢女生了不少子嗣,這才是林如海勉強能容他的緣由……
于萬洲也笑道:“兒孫自有兒孫福,恩相且看開些罷。”
于萬洲話音剛落,就見李春雨老貓兒一樣的進來,禀道:“萬歲爺,皇後娘娘又派牧笛前來催了……”
賈薔微微颔首後,同林如海等解釋道:“今日薛家要為德妃母親大祝壽,朕先前應下了随皇後她們一并去一遭……”
林如海笑道:“去罷,去罷。當年的老人,不多了。”
……
第九十一章:高人
不知為何,以薛家如今的家世财富,這麼些年來,卻依舊住在居德坊榮甯二府的後街香兒胡同内。
當然,這條胡同除了薛家在此外,還有一門大戶,長公主府。
賈母去後,薛姨媽就很少往國公府去了,改臨長公主府,和天家舅母春嬸兒說說古,話話家常。
随着賈母去世,尹家搬離本土,大燕地面上最超然的家族,便是長公主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