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用勞煩了,車馬我自己會在山腳下找的。”
易書元擺了擺手,扛着袋子往前走去。
陳平業就跟在旁邊小心看着,生怕易書元站不穩麻袋給掉了。
但易書元步伐穩健,看起來扛着東西毫不費力,陳平業這才放心了一些。
“哦對了,往後元江紙坊制備新材,就從夏至前開始,到秋分之前收起,應該會好一些,剩下的紙料最好也快些收走吧。”
天地靈氣并非一成不變,而是有自己的“潮汐”在其中。
紙平崗确實得天獨厚,曬料的過程是料子的蛻變,也暗合天理,但顯然還沒摸準某種規律。
易書元說的時日是紙平崗一個較為穩定的“浪潮”。
保持這個時間節奏,不敢說紙坊能有多大突破,但紙張肯定不會差。
因為制備紙料是工藝中用時最長的階段,也是決定紙張質量的根本所在。
陳平業隻是應了一聲,看着易書元扛着麻袋下山遠去,也不知道聽進去幾分。
“這麼扛回去得多久啊,易先生應該會雇車的吧……”
……
事實和陳平業想得相差甚遠,易書元在山道上就已經禦風而起,直接到了元江縣城内才落下。
前後也不到一盞茶的功夫。
元江紙坊處,此刻陳家人和幫工們正熱火朝天地工作着。
現在天氣熱,以至于很多人在工坊内都卷着褲腿打着赤膊。
易書元輕車熟路,沒有在院外徘徊,而是扛着麻袋直接走入了工坊内部。
有人看到易書元來了,趕忙去叫來了在另一個角落休息的陳老漢,後者聞言匆匆迎着過來。
“易先生?今日可是縣衙無事來這邊逛逛?”
陳老漢帶着笑容走來,向着易書元拱了拱手。
易書元回禮之後看看周圍忙碌的工作,開門見山道。
“陳伯,易某這次來是為了之後工序進展的事情。”
“哦,易先生,這還早呢,下個月才是我們約定的時日啊,而且近日繁忙,實在抽不出身陪先生上山啊!”
易書元指了指腳下的麻袋道。
“易某已經雇車将自己的那一堆料子帶回來了,無需勞煩陳伯,隻需要借工坊器物一用便可……”
易書元說着看向工坊中,各處都在忙着,顯然沒有空閑的地方。
“這……”
陳老漢看了看工坊内,猶豫一下還是道。
“既然是早已答應了先生的,先生便先準備抖料搗料吧!”
有了陳老漢的話,易書元便放心去處理紙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