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(第8頁)

  一切都是恰好的樣子,易書元也在此刻心思靜定,手中吟塵化為了筆,沾了墨就在紙張上落筆。

  不過易書元并不是馬上記述此前發生的故事,而是更像在作畫。

  長長一道墨痕沿着紙張邊緣畫圈,随後又在每一張紙的左側邊緣繞着圈畫線,看得一邊的灰勉覺得新奇無比。

  這過程之中,山中無窮靈氣仿佛被筆墨所牽引,不斷彙聚過來,融入了紙張和筆墨所畫的線中。

  這份動靜不算小的,也難怪易書元要在無人也無正統山神的山中,若是在城裡,鐵定驚擾鬼神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。

  是的,延山中或許有毛神,但并無統禦一山的正神,上一任山神隕落飛升之後,至今還無統禦一山的正神。

  等到将大部分紙張全都畫了一遍之後,易書元把紙張疊好對齊,手中的筆再次化為折扇。

  這一刻,扇面微微揚起,易書元身中法力則迅速融入折扇之中,直至他感到已經有些無以為繼的時候,雙目神光一閃,手中的折扇也向下一揮。

  嘩啦……

  這一扇下去的不是清風,而是一陣火,整一疊紙好似燃燒了起來。

  在這火焰之中,原本至少一臂長的紙張好似在迅速收縮,剛剛畫出來的墨色,也化為實質般的線條。

  尤其是左側的圈線,一根根直接穿透了紙面,将一疊紙全都勾連了起來。

  易書元一手托着這一團火,絲毫沒有灼燒感。

  袖中又有葫蘆飛出,易書元将手中的火團一丢,那葫蘆就打開葫蘆嘴将燃燒中的書冊吸了進去,随後落到了易書元的面前。

  隐約間,葫蘆好似有一尊丹爐的虛影,内裡火焰燃燒不止。

  與其說易書元是在造書,不如說是在鍛法寶,顯然又是和一般天箓書大為迥異的地方。

  灰勉在一邊盯着這個大葫蘆出神,先生的乾坤葫蘆真是個好寶貝。

  這時候,易書元也算微微松了口氣,總的來說也算是将自己的寶貝與自己的變化之道相融,此書中記載的故事越多,也越能助他道成。

  幾件寶貝既和易書元的志趣相合,也同他的修行息息相關。

  “好了,咱們先來瞧瞧仲斌整理了什麼有趣的法術沒有!”

  易書元說到這,取出了齊仲斌此前整理的書籍,臉上也帶着一絲好奇和期待。

  變化之道最善化腐朽為神奇,術士的法術在易書元這未必沒有閃光點。

  這一看,易書元便漸漸入了迷……

  ……

  日子一天天過去,在易書元正于此處安心看書的時候,開陽大運河沿河廟宇中,河神像盡數倒塌的事情,已經逐漸引起轟動。

  這可不是單獨有一座廟宇中神像損毀,随着上下遊船隻的通行,逐漸讓越來越多的人知曉,沿河的河神廟都出事了,神像無一例外全都崩塌。

  更有甚者還傳言,在泊雲港所在的東陽府,于山野偏僻之處,有人見到一個巨大的魚頭從天墜落。

  很多人都在傳,開陽大運河的河神,神隕了,一時間,開陽河上的河神廟香火寥寥……

第146章

離山說書

  似乎是因為入了春的緣故,也可能是因為延山一帶本就如此,這邊的氣候變得比較溫暖,即便是在易書元所在的山中,也遠比之前在大運河上的時候暖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