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(第9頁)

  似乎是因為入了春的緣故,也可能是因為延山一帶本就如此,這邊的氣候變得比較溫暖,即便是在易書元所在的山中,也遠比之前在大運河上的時候暖和。

  雨水、溫度,再加上陽光。

  易書元所處的山中,植被從原本的枯黃之色占據主導,開始漸漸向着翠綠色發展。

  或者說,可能僅僅是易書元個人的一些錯覺,隻是因為在他周邊,植被的綠意勝過山中其他地方。

  又是一日清晨,陽光漸漸穿過山林,有一縷縷光線照射到了易書元身邊。

  旁邊有的一株含苞待放的山花,它的葉片似乎十分沉重,因為露水滿布,拖得葉子彎彎下墜,随後在某一刻,露珠墜落下去。

  隻是露珠并未真的墜入地面,而是在陽光照射下,帶着星點般的璀璨飛走。

  這種點點光芒在這一片山中不斷出現,紛紛飛向一隻白瓷碗中。

  灰勉雙爪捧着一隻白瓷碗,蹦蹦跳跳在山中到處亂竄,收集着山中的晨光霞露,它的本領也已經不知不覺間增長了不少。

  忙活了好一陣子,灰勉接大半碗水,随後興沖沖跑回了那一處崖壁下的破屋,它也不出聲,就将白瓷碗擺在了易書元身邊,然後又從懷裡掏出了兩片果脯擺着。

  等做完這一切,灰勉蹑手蹑腳走出去一段路,然後一溜煙就沒了影。

  齊仲斌的書可不簡單是流水賬般的記述,有很多加入了他早年對付一些邪物的過程,就以術士而言,确實堪稱大家了。

  甚至,齊仲斌都沒和易書元提起過,他年富力強之時,還得過先帝禦賜的天師稱号。

  易書元看到妙處,不由露出會心的微笑,既欣喜于曾經的故事,也欣喜于自己這順便收來的徒弟的所作所為。

  “說不定是我要當了一回便宜師父了!”

  從書中種種記述上,易書元不難看出齊仲斌其實本身也算天賦異禀,隻是可惜了沒有仙緣,能遇上自己,某種程度上也算是苦心人天不負了。

  此刻易書元側頭看向身邊,一碗潔淨的露水正擺在一旁,碗邊上還靠着兩片果脯。

  這露水看似平常,在易書元眼中卻有一股靈韻在其中流轉,更泛着一層淡淡的霞光,這種特殊的露水能收集這樣大半碗,是很不容易的。

  易書元端起碗喝了一口,一股甘甜的味道充斥口腔,他露出一些若有所思的神色,擡頭看向了擺在上方岩石上的葫蘆。

  這葫蘆中的酒雖然沒喝幾次,但終究是越來越少的,裡面的酒水可不能斷了。

  這麼想着,易書元伸手一招,上方吞着霞光的葫蘆嘴處,一道流光就飛了出來,落到易書元手中則成了一本淡藍色封面的書籍。

  書還沒有完全鍛好,但已經成型,易書元不用來記錄什麼故事,而是以這本身也同己道相關的書來打個草稿。

  以折扇化筆,不沾墨水,展開書頁在其上書寫,易書元逐漸将心神也沉浸進去。

  就好似模糊的輪廓在書頁上呈現,而這種景象又帶出意境,如同周圍環境與自身的意境天地相融,心神之間呈現出種種畫面,有人間遊走,亦有法術施展……

  一個看起來樣貌怪異的山中精怪在遠處的山坡上浮現身形,它渾身青色,肚子大卻看着手腳細長有些瘦骨嶙峋的樣子,額頭光光露出一隻獨角,溝壑深邃的臉上露出敬畏的神色,看着遠處那一間破屋。

  大約一刻鐘之後,這個山鬼用一塊老樹皮裝着一些東西,小心翼翼地接近那一處在它看來有些神聖的破屋,挪步到屋外就已經匍匐了身子。

  破屋殘痕斷壁,連門都沒有了,但山鬼卻不敢入内,隻是小心地将老樹皮擺在“室内”,再立刻後退着離去。

  易書元似乎毫無所覺,直到書寫到滿意的時候,才擡頭望向破屋的門口。

  老樹皮一臂長半臂寬,上頭擺着一些果品,還有一些看起來像是植物的根莖,但處理得很幹淨,并無什麼泥塊污物,反而有一些大地的芬芳。

  此刻,不遠處的灌木中,一個貂頭一下擡了起來,它的嘴巴裡還叼着一條蛇,蛇身還在掙紮着盤動。

  灰勉放下了蛇,看着它倉皇爬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