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在易書元耳中,那佛音雖然輕微,卻又十分清晰,他即便離得較遠也能一字不漏的聽全。
“行之有德者近人,得開神妙之門,觀身自在,無有恐懼,無有惡類……”
易書元對佛法沒有任何研究,但聽此經文也覺得能受益幾分,目光看向廟外的那些動物,也明白它們基本無有惡類。
這時候,易書元忽然想到了什麼,看向正在熟睡中的車夫老哥,想起了才入夜時他唾沫橫飛地講述:
後來是朝廷大力整治,請天師和各路高手一起,将山上整治了個幹淨……
“唉……”
即便是易書元這麼開朗的人,這會也不由歎了口氣。
雖然車夫沒講這泥菩薩存在多久了,但易書元随便一瞧,就清楚時日絕對不短了,即便小廟似乎是修繕搭建沒多少年的,但佛像本身絕對不是才幾十年那麼簡單。
有這尊泥菩薩在這,當年延山之中應該也不少善類吧,肯定有很多被波及。
曾經往事究竟如何,易書元這會也不得追索了,便也不再多想,而是懷着幾分敬意聽着經文。
雖然易書元從沒想過當和尚修佛法,但他相信正法自有相通之處,聽一聽這經文對自己的仙道也是有益處的。
這篇經文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,聲音很慢,從最初階段開始聽,到聽完全篇,一共用了一刻鐘左右的時間。
随後經文開始重複,但佛音也開始逐漸微弱,似乎難以為繼。
直至此刻,易書元心中恍然,一種明悟漸漸升起。
原來菩薩已經圓寂了啊!
至此刻,佛音在易書元這已經十分輕微了,但至少還能聽到一些,而在聽經的小動物這裡,卻都已經沒了聲。
這些動物靜靜坐在佛像前沒有馬上離開,就這麼在小廟邊上休憩。
直至四更天左右的時候,這些動物們才有了動作,鳥兒撲翅飛走,其餘動物則陸續走向山中。
車夫的老馬也慢慢起身,走回了那間破屋子,随意地将缰繩甩在木樁上。
“吱呀~”
老舊木門被打開的聲音傳來,老馬聞聲轉頭看去,見自己主人所在的屋内,一個青衫儒士走了出來。
灰勉此刻還站在老馬的頭上,見易書元出來,便在老馬這邊低聲說了一句。
“這是我家先生,我先過去了,有機會再聊!”
易書元看了破屋方向一眼,灰勉就像一道灰白的光一樣竄到了他的肩上。
“明明都是你在說,它隻是打個響鼻,能算聊天麼?”
這是易書元的玩笑話,灰勉則很自然說道。
“那先生您有時候也學鳥叫和一些鳥兒聊天呢,你還說是在和鳥兒吵架,我這明顯比您真多了!”
易書元咧了咧嘴沒再說什麼,走向了那間小廟,經文雖止餘音猶在。
小廟之中,泥塑寶相恬靜。
在聽完經文之後,易書元心有所感,再細觀佛像,并窺神其中,則見其内不過是一縷殘念罷了。
易書元不知道菩薩為什麼會圓寂,或者說,他甚至不知道這泥塑原身是不是真正的佛門菩薩果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