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會易書元說的和佛經沒有絲毫關系,但丁飛雄耐心聽着,心思竟然愈發變得平靜。
“夜深之刻,出門小解,忽見山中動物趴于廟前叩首,頓覺分外神奇,便收聲駐足片刻,似聞佛音若有若無……此便是《無名經》,且聽我道來……”
易書元看着丁飛雄,再看向遠處,見到照梨在正殿院牆邊遠遠眺望卻不敢靠近,遂向着那邊微微點頭。
照梨和尚心中一喜,匆匆走了過來,而易書元也在此刻再次開口。
“行之有德者近人,得開神妙之門,觀身自在,無有恐懼,無有惡類……”
第219章
禅機
這篇經文一出口,易書元的聲音仿佛都被拉得無限遠。
在照梨和尚和丁飛雄的感知中,有種分外神奇的距離感,三人都在這側圓的樹旁,卻讓兩人有種自己隻身站在天地間的感覺。
而易書元口誦的經文聲遠遠傳來,時而清晰,時而若有若無,偏偏聽不清的時候,卻也不影響佛經的連貫。
不清晰的時候并不令人焦躁,甚至可能也不是不清晰。
風聲,枯草的沙沙聲,周圍的鳥鳴聲,有人掃地時笤帚犁地聲,乃至于寺院中一些其他和尚經過時念誦的佛音佛号,以及遠方的其他聲響,都仿佛融入了經文的一部分。
佛經從易書元口中說出來,當初小廟中泥菩薩誦經時的那種韻味不減,更是融入了自身音變之道為輔。
“非無心,憐己憐世人,非恐懼,天地色變而不驚……”
許久之後,易書元的聲音漸漸變得不再遙遠,直至最後一句經文落下,仿佛從天外與身軀重合,風雲與雷動漸止……
照梨和尚和丁飛雄就站在原處,都還有些失神,有些恍惚,好似仍有餘音在耳畔。
易書元也不打擾兩人,雖然他确實算是使用了一點手段,但常人也就是聽了過陣子就忘的程度。
沒想到一篇《無名經》下來,算是觸動了兩個和尚的禅機,不知道這兩位能得多少了!
隻不過此刻的丁飛雄身上,還有一些額外氣息讓易書元心生詫異,那是主要自髒腑和丹田中而起的一縷縷若有若無的白氣,隐約間仿佛呈現一種蛇形。
如果不是仔細研究過《丹術妙絕》的話,就算是易書元,一時間隻怕也會不太清楚緣由,隻知道是一種特别的氣息,略微透着一些不詳。
但現在易書元靈覺一動,立刻明白了過來。
這個人竟然吃過雪蟒蛇膽?
随即易書元心中又念頭一閃,“歸元丹”三個字浮現腦海。
好家夥,那些江湖武者搶奪的所謂歸元功歸元丹,其後者怕是以雪蟒蛇膽為基礎所提煉的吧?
而且包括丁飛雄在内,這群人似乎都不是大庸人吧。
雪蟒蛇膽,藏靈之絕品,世所罕見之靈物,食之大補,亦有不詳……
這是《丹術妙絕》中對于雪蟒蛇膽的描述,此外還有這種異蛇可能存在的環境。
究竟是何種不詳則書中沒有描述,顯然是并不清楚,隻是強調煉成仙丹的話,成仙了自然遇難也成祥。
這會石生也跑了過來。
“師父,您都念完了,他們怎麼還不動啊?”
石生看着兩人十分好奇,他手中的小半幹硬饅頭已經都喂給了小鳥,而他肩頭的灰勉同樣面露驚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