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5章(第9頁)

  随後易書元就離開了棚區,匆匆向着登州城中走去,進入一個破敗巷子再出來的時候已經變為了龍飛揚。

  大約一刻鐘之後,易書元憑着香火的氣息來到了登州城内的一座廟宇,這是一座天官廟,不過是火君廟。

  這廟并未如何損毀,甚至還有些香火在,登州百姓覺得某種程度上水火相克,所以有些人會來這拜一拜,當然,廟裡也是一片狼藉。

  易書元進入廟中,甚至在偏殿看到了環昱郎像,但他還是直奔主殿,到了火德星君神像之前。

  這會廟裡也沒有其他人,易書元左手浮現一張白紙,右手吟塵化為了筆。

  一紙書文的落筆方式脫胎于齊仲斌的那本書,和一些術士的手段可謂十分相似。

  寫完後,易書元目視神像,就如尋常術士一樣心感天神,随後将紙張往神案前一丢,白紙立刻化出一團火焰燃燒殆盡。

  不過易書元不是來砸火德星君的場子的,不需像術士一樣上香,更不可能下拜,一紙書文祭天即可。

  經曆過當年開陽水神的事,看過照妖鏡,又和曹玉高了解過一些事,易書元知道天庭那邊,其實還是很有一些手段的。

  ……

  其實這段時間以來,水部和雷部的天神頻頻巡遊大庸嶺東數州。

  尤其是水部經過衆多天官推算之後,已經越來越察覺此次大災的蹊跷之處。

  确實,災劫和大庸氣數是有關系的,但大庸氣數在最近這些年一直在扭轉頹勢,這次劫數氣息太突然了,一定有一個引爆點。

  皇帝又沒做什麼荒淫無道之舉,民間也沒有什麼天怒人怨之事,易書元一句“可能與水中靈”有關,就自然引起了重視。

  天庭中上至天帝下至衆神,都想查個清楚,甚至不惜動用玄天儀,隻是因為劫數氣息過于混亂,不能得出清晰的結果。

  但結果不清晰,卻至少有一個指向。

  易書元覺得天庭可能有些無作為,但實則天界很多雙眼睛都已經盯上了大通河,甚至很多久居下界道場的天神都歸位了。

  有時候,天庭忌憚龍族,也沒必要和龍族起什麼沖突,但這一次實在太嚴重了,已經影響到大庸國運,進而也影響天庭自身興盛氣數了!

  而這一天中午,天庭火部宮閣處,修行中的火德星君忽然感覺到金身微微一震,耳邊好似聽到有凡人向神祈願之語,隻是内容卻并非祈福。

  火德星君一下睜開眼睛,好似有一蓬火焰在眼神之中顯現。

  誰人借助這等方式傳訊?

  很顯然,絕不可能是一個普通人,倒更像是一名術士祈求神降的方式,隻是這也太過清晰響亮了,這名術士的道行在術士中絕對出類拔萃!

  不過這會不是想太多的時候,下一刻,火德星君便化為一道神光離去。

  稍晚一些時候,破損的土地神像旁,有數道神光就從天而落……

第281章

鼓聲震天

  “這就是那術士點明的神像所在!”

  “土地像?”

  除了火德星君和水德星君親至,其餘神人多為水部天官,他們一看這神像便知曉這是一尊土地神像。

  但同時,幾位天神也能一眼瞧出這神像已經是個空殼,基本上說明要麼本來就是空廟,要麼已經神隕。

  但有那術士的祭天書文,幾位天神也更傾向于後一種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