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章(第1頁)

  “快停船,從最後一艘船開始,陸續停船——”

  老船工們也反應過來。

  “升停航旗——”

  很快,整個船隊十幾艘大船,從最後一艘開始先行降帆,随後船隊的速度慢慢減緩。

  但似乎還是遲了一步,為了防止被後船撞上,第一艘船的速度需要保持一段時間。

  當第一艘船的船速開始放緩的時候,忽然間整艘船都頓了一下。

  譚元裳一下子往前趴到了船首的護欄上,船隻的桅杆都輕輕晃動了幾下。

  有經驗的船工都知道這代表着什麼。

  “糟了,擱淺了!”

  “快下船去看看——”

  譚元裳此刻是萬分焦急,回頭望向後方船隊,随後“咚”的一下狠狠一下捶在護欄上。

  “哎呀!”

  船隻一擱淺,不隻是船弄不出來的問題,還會堵住航道。

  “老爺,就算不堵住航道,前面的河道怕是也不能走大船了,隻能改小船分運,或者車馬載去吧……”

  譚元裳歎了口氣。

  “此地距離登州城不遠,但距離兆州還有相當路途,快向登州和耘州衙門求援,希望他們多調派一些車馬,或者弄一些小船過來!”

  “是!”

  等家仆前去吩咐人傳訊,船上也已經有船工到了船外,有人在岸上觀望,有人直接遊泳到船首位置,潛水去查看船底。

  譚元裳望着遠方的河道,眉頭皺成一個川字。

  嶺東剛剛經受大災,原本在嶺東這塊的船隻因為本就在水裡,洪水中幾乎無一幸免,所以船隻很難指望,除非現造。

  而車馬其實情況也差不多,而且本身也承擔着重要的運輸任務,一時間肯定沒有多少多餘的可供使用,更不用說還需要繞行很遠的路,也不知道要來回多少趟。

  實際上朝廷也有糧船在跑這條河道,但那是一個月前,如今嶺東所需的糧食多從陸路經由其他州界進入。

  當天下午,譚家的高手以輕功趕路,率先到達了登州城。

  得到消息的李謙立刻找到了楚航,因為這段時間楚航一直在各處察看水脈情況。

  随後多名官員在欽差府商讨對策。

  ……

  第二天清晨,一夜難眠的譚元裳早早來到了船頭,他做任何事向來都有相當的把握,就算是豪賭也至少掌握着主動權。

  這一次不過隻是有船隻擱淺而已,卻讓譚元裳體驗了久違的愁苦,不隻是因為向皇帝打了包票,也是因為這些船上的東西真的至關重要。

  “老爺,那邊有人來了。”

  坐在船頭的譚元裳聞聲望去,随後漸漸從船頭站了起來,更是将披在身上的披風也解下了。

  遠處河道沿岸的路上漸漸傳來一些熙熙攘攘的聲音,許許多多身影出現在那邊,他們很多人背着繩索,有的扛着工具,有官差也有民衆,有青年也有老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