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通河上,隻要有水淺難以通行的地方,一千多名登州漢子就會化身纖夫。
但沿途幫忙的并不隻是百姓自己,一些土地會悄悄現身,他們大的事情做不了,但能讓纖夫們腳下更穩,土質更實!
一些水中精怪也有感而現,同樣做不了什麼大的事情,但可以讓部分地方的水位水流呈現一些變化,不至于讓人們徹底拖不動船。
船隻上的船工雖然要揚帆控船,但也深受震撼!
十幾艘大船一次次進入淺水區,一次次得以再進入深水區,簡直是靠着血肉之軀抗過去的!
第295章
銘記曆史
如果說曾經的嶺東道,或許還有各州顧各州的情況,那麼如今災後的嶺東道,不隻是登州、兆州、耘州三州,其餘各州也都相當團結。
兆州瘟疫的事情,不僅僅是讓很多百姓恐慌,更是讓人牽挂。
一句“救家鄉”就能體現出這群登州漢子的心情,救兆州就是救自己,就是救嶺東,就是救家鄉。
而且災後朝廷和民間雖然也有一些龌龊,雖然不可能面面俱到,但正如楚航在當初深夜的文章中所寫。
大災之中信心為上!
官府鼓動也好,民間自感也罷,既有人間拼搏,也有神話奇事,種種都代表着嶺東的抗争。
如今嶺東萬民皆有信心度過難關,也是楚航能說出那句“人定勝天”的底氣。
“纖夫”們帶的幹糧吃光了,但是沿途縣内不斷會有官府乃至百姓自發來接應,或者帶吃食,或者帶茶水,更有甚者直接加入隊伍幫着纖船,讓一些體力不支者得以休息。
船隊還沒有行至兆州,兆州内就有更多民衆聞訊趕來,兆州天宇縣的縣令和縣尉更是親自趕來。
以至于楚航不得不出面勸一些人回去,畢竟人太多了,河道兩岸也施展不開,一些離家遠的登州漢子也有不少被勸回去,然後是越來越多的兆州人接替他們的位置。
四天五夜,從登州之外就開始擱淺的十七艘滿載貨物的大商船,被一個個嶺東父老的肩膀扛到了兆州境内。
這幾天真就是日夜兼程,不斷有人替換,不斷有人跟随,船隻幾乎一刻不停。
船上的船工都累得夠嗆,但他們自知沒有任何資格喊累。
并且随着隊伍壯大,從一開始一艘艘拖,到後面兩艘、三艘的一起拖,前後錯落,先後有序!
天明前,十七艘大船上挂着燈籠,沿岸也有一條燈火長龍跟随,下方的号子聲依然此起彼伏。
“嘿喲~嘿喲~嘿喲……”
“加把勁,嗬,馬上出這一片淺灘了——”
楚航在隊伍的最前方,用沙啞的嗓音大喊着,這會他已經沒有纖繩了,肩膀早已勒出了血痕。
“聽楚大人的,快到了,加把勁——”
“嘿喲~嘿喲~嘿喲……”
隊伍中的“纖夫”絕大多數已經換成了兆州人,但同樣的齊心協力,同樣的聽從指揮,同樣的信心倍增。
隻要一想到這十幾艘大船上裝的都是救命的東西,隻要想到數量如此之巨,所有人就仿佛都有使不完的力氣,船越沉人們越振奮!
譚元裳早已經回到了船上,他之前也下去嘗試一起幫忙纖了一下,但也就是沒多久,細嫩的手心就磨出了水泡。
又是一個難眠夜晚,不隻是因為号子聲從不間斷,也因為譚元裳内心愈發激動,因為從地勢地形上看,兆州城馬上就要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