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修這麼說是因為他是臣,還需要保有餘地。
而皇帝則不需要,他搖了搖頭笑着看向林修。
“隻是不輸麼?”
說着皇帝又看向書本上的文字,心中掙紮了一瞬,便又看了起來。
“看來今晚,朕要在林愛卿這邊多待一段時間了!”
此書是林修的心頭好,皇帝雖然也喜歡,但不想奪近臣之所愛,甚至他都不提起這一茬,隻以在此多逗留一會看書,算是表明心态。
這也讓林修心中略顯複雜,也有微微松了一口氣的感覺,至少面對當今聖上不必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,但也有一些憂慮。
不過皇帝其實還有另一重想法,能寫《元江縣志》,就能請來寫别的。
我不奪人所好,直接請人便是了,所以皇帝也不急,先悠閑看一會書,這也是大庸天子的定力。
借着這縣志,加上場合也合适,皇帝便也和林修聊起了當年之事。
十幾年過去了,一切早已塵埃落定,有些當年不方便說的話,不方便公開的事,在這種君臣相宜的私下場合也能聊一聊。
“林愛卿當年‘借鬼伸冤’這一計,确實妙絕,但也是無奈之選啊!”
說這句話的時候,皇帝特意找到了當年縣志中有關此案的一篇,看完才這麼對林修說的。
其實若說得嚴重一些,眼前皇帝提及此事,在林修這就是送命題。
說确實是用了這種計策的話,那就是當年欺君,還引發後續一系列動蕩,妥妥死罪;若沒用計策,真的有鬼伸冤的話,那皇帝未必信,信了更是以怪力亂神蠱惑聖聽,林修自己也不想把皇帝往這方面帶。
但眼下還不至于多危險,林修這會心中略微有些糾結,但想了下又釋然了。
“陛下聖明!”
終究是不想讓皇帝被怪力亂神之事牽扯心神。
“不怕朕治你個欺君之罪?”
皇帝玩笑一句,林修此刻則表現出了當年易書元問他此案之事時候的那種狀态,三分平靜三分激動,也剩下幾分灑脫。
“臣當年本就是是豁出去了,當年不怕,隻求死得其所,如今深知陛下乃不世之明君,如何又會怕呢!”
“哈哈哈哈哈哈……”
皇帝大笑起來,一邊的章良喜臉上也是不由露出笑容。
“林愛卿也學會拍馬屁了!”
“不敢,臣所言句句出自肺府!”
皇帝笑着搖頭,伸手指了指旁邊。
“坐吧,别一直站着。”
“是!”
林修就在一旁坐下,視線也不由被書冊吸引,這字看一次入神一次,常讀常新,令人精神愉悅。
良久之後,皇帝終于還是問起了關鍵問題,似是十分漫不經心地随口問了一下。
“編撰縣志之人不至于還在元江縣中吧?朕少見如此神妙書法,于當代人中更是絕無僅有,不該默默無聞才是!他叫什麼名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