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庸各處自去年起,募兵的數量比往常多了不少,各地也悄然貼出募兵告示。
這期間還出現了一些出人預料的情況。
大庸朝的募兵是比較有傾向性的,一般會考慮地區人員的體魄和經濟民生等狀況。
但是這一年中,多地的募兵點居然出現了不少嶺東青年,許多都是成群結隊從家鄉趕到募兵之地的。
有相關的地方官員上奏之文中有雲:軍設三萬人,一萬嶺東兵,問詢何出身,皆為良家子……
第480章
故人歸鄉
第二年入冬前,一輛馬車來到了元江縣,馬車入城,車上有人掀開簾子看向外面,是一個充滿感慨之色的老人。
“唉,沒想到再回元江縣已經是過去這麼多年了!這變化很大,又不算很大……”
“爹,您這話說得可真夠矛盾的,對了,以前就聽您說同心樓八珍菜很有名,這會終于可以嘗嘗了!”
車上一個青年笑着這麼一句,引來父親的白眼。
“不學無術,學學你大哥,考取個功名才是正經事!”
“爹,我不學無術,但好歹您告老歸家的時候,是我陪您回元江縣了呀,您該誇誇我才是……”
老人搖了搖頭不再多說,馬車直去元江縣衙,當年的老衙門還是那樣,甚至還有幾個認識的老同僚在,也讓老人喜出望外。
而更加驚喜的事情,則是請衙門同僚在同心樓喝酒吃菜時,閑聊的時候得知的。
有依然當差的元江縣老衙役提了一嘴易書元,讓老人精神一振。
“什麼?易先生在縣中?”
老衙役愣了一下,點點頭道。
“是啊,易先生早些年就回來了,一直都在西河村呢,吳大人不知道?”
“我如何知道啊,我這些年就沒什麼易先生的消息……”
易書元的面容在吳明高腦海中都已經模糊了,隻是還記得當年縣衙中共事的很多事,對其書法更是念念不忘。
實際上,即便當初得知易書元回家,項屹更是微服出訪來過元江縣,但朝中很多人都不知道那次皇帝去了哪,甚至就連楚航也不太清楚,自然也不知道易書元就在元江縣。
酒桌上又聊了幾句易書元的事情,吳明高便立刻起了去拜訪的念頭,隻是覺得倉促之間前往可能有失禮數,便先遣人去送上一份拜帖。
……
當天下午,縣城來了個不認識的年輕衙役,送了拜帖到易家,親手送到易書元手中,得到了易書元本人回信之後衙役才匆匆趕回縣城。
第二日午後,易書元專門收拾了一下自己,将這些年已經穿慣了的農人衣衫換下,換上一身體面的衣裳去迎接。
“先生,您這麼正式啊?”
灰勉撲螞蚱路過見着了,就這麼調侃了一句,易書元想了下笑道。
“未免吳大人以為易某不在意他,還是正式點好。”
遠遠就能望見一輛馬車正在沿着村道駛來,車上還有人掀開簾子望向外面的景色。
同老人坐在一輛車上的男子笑了笑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