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6章(第1頁)

  村中有人新生,有人老去,生老病死本就是一件繞不開的事。

  弘興十二年,冬至。

  易阿寶乘坐馬車從月州歸來,此刻已經過了元江縣城,距離西河村已經不遠,同車而歸的還有他的兒子易翰。

  如今易阿寶的兒女幾乎都到了可以成家的年紀,兒子易翰身姿挺拔,還要高過父親些許,女兒易琳也已經亭亭玉立。

  兒女皆繼承了母親的一些容顔優勢,生得俊朗和清秀。

  在大庸,冬至日也是很重要的日子,不隻是節氣的引導作用,更是有一定的團圓意味,敬老人孝父母,回家吃個飯,也到了準備靜待來年的時候了。

  馬車上父子心情輕松地閑聊着。

  “爹,聽說太爺爺九十大壽的時候,十裡八鄉好多人都來了,就連縣裡的官員也有來祝賀的!”

  “是啊,你妹妹信上說壽宴擺了一百多桌呢,可是熱鬧了,你伯太爺一把年紀,還在壽宴上說書了,依然是技驚四座,滿堂喝彩啊,什麼戲班子舞樂師都被比下去了!”

  聽聞此言,易翰暗暗可惜。

  “唉,可惜偏偏是秋闱的時候,否則就能見識見識這盛況了,下次得是什麼時候了啊……”

  今年阿寶留在月州陪着第一次參與秋闱的兒子,同樣錯過了爺爺的九十大壽,而秋闱過後大壽都過去了,父子兩應其他文人墨客之邀去外地遊了一圈。

  這會易阿寶撫須笑了笑。

  “下次嘛,估計得是你伯太爺一百歲大壽了!等你伯太爺一百歲了,他再不願意,咱們也得給他大辦壽宴,不能給搪塞過去!”

  “一百歲啊……我還沒見過誰活這麼久呢……”

  易翰暗暗乍舌,易阿寶一聽這話頓時用手連連拍着兒子的頭。

  “你這不是咒你伯太爺的嘛?叫你胡說,叫你胡說!”

  “錯了錯了,爹,我錯了!”

  易翰連連讨饒,前頭趕車的家丁也是十分樂呵。

  等馬車回到了西河村的易宅門前,家丁還沒下車就已經吆喝起來。

  “少爺和孫少爺回來了~~~”

  “小兔崽子,你爺爺做壽都不回來啊!”

  易勇安第一個罵罵咧咧地出來,雖然在罵但臉上在笑,易阿寶和易翰下了馬車進入院子,裡面好不熱鬧,膳堂擺不下,餐桌都擺在了客廳這邊。

  易家院裡大大小小幾十号人呢,一些曾經是易府家丁,如今已經在西河村中當上普通農戶的人也拖家帶口一起來了。

  易翰先父親一步沖入客廳中,直奔坐在那休息的兩個老人方向。

  “太爺爺,伯太爺!你們不會怪我回來晚了吧?”

  “唉!不怪不怪,科舉要緊!”

  靠在椅子上的易保康應了一聲,易書元則是點了點頭。

  “聽說考得不錯?”

  “嘿嘿,馬馬虎虎過得去,我去找母親問安,一會再來說!”

  易翰行了禮貧嘴幾句,就趕忙去後院找母親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