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語間,易書元腳下生風,初時搖曳,載得易書元搖搖晃晃,随後狂風飛卷,托身軀拔地而起。
細算起來,此前化入風中去元江縣陰司這等小法不算,易書元也有快二十年沒有真正乘風遠遊了!
……
禦風上九霄,仙遊萬千裡,易書元閉目而行,不求多快,更好似随風而行,再睜開的時刻已經又是清晨,延山已在腳下。
易書元放眼望去,遠方天光所落之地,乃是大庸京師承天府。
這麼多年過去,西河村好似一直是一成不變的,易書元也沒有主動施法推算天數,但各方來信卻是不少,也讓易書元明白,天下變化其實很大。
飛至承天府上空的時候,易書元望見一處特殊的事物,便改變了隻是飛掠而過的原本打算,落向了承天府城。
但易書元一沒有落到什麼繁華的街道,二沒有去往皇宮大府。
一陣清風吹過,易書元的身形出現在了承天府城北,他一步步向前走去,周圍行人仿佛都沒有注意到有人突然出現,不知不覺就接受了這麼一個行人,好似他本來就在此。
前方城門附近也有諸多百姓聚集,更有很多人喊号子的聲響,一些厚重的木制大型器具被架在那邊,似乎是在忙着什麼工程。
“嘿呦……嘿呦……嘿呦……”
在天氣還很涼的早春時節,一群漢子或者身着單衣,或者光着膀子,汗水将身上的壯實的肌肉塗亮。
“大家加把勁!”
“嘿呦……嘿呦……嘿呦……”
“咯啦啦”的聲響和号子聲中,二十多個壯漢一起推動六杆絞盤,繩索牽引着木制器物,緩緩将一塊原本斜插在一處大坑中的巨石一點點拉起來。
圍觀的百姓很多,好多人都在旁邊鼓勁。
等巨石立起,一群人跟着歡呼。
易書元饒有興趣地站在人群中一起圍觀,他看向周圍,發現圍觀者中雖然大庸百姓很多,但是一些扮相特殊的異族人也比以往多了不少。
在巨石扶正之後,有人立木支撐,有人用工具将周圍土方回填大坑,工匠一點點夯實。
很顯然,這塊巨石是主動要放在這裡的。
人來人往中,圍觀者有的看一會走了,有的可能很閑,和易書元一樣站了很久。
到中午的時候,巨石的基座都完成了,木樁也撤去了,但卻另有桌台架起,有官員帶着一人昂首闊步而來,随行軍士還端着文房用具,一支手臂般長的大筆則尤為顯眼。
易書元一直站在這裡,似乎是因為來了官吏,周圍圍觀的人又多了起來,有人似乎另有發現。
“唉,那人好像是孟世明?”“哪個孟世明?”
“還有哪個,皇上特封才情書俊孟世明啊!你沒聽過?”
“噢噢噢,孟大才子?”
“對對對,我聽說孟世明早年臨摹燕沁書法,頗有神韻,後又在被皇上接見時得以臨摹高人書法,才有今日自成一派!”
“他來這裡是要幹什麼?”“大石頭上寫字?”
這是旁人議論的,或許也是易書元站在這裡的原因。
那巨石邊,軍士擋開過分靠近的圍觀百姓,一表人才的青年儒士已經拿起了筆,許多人一同磨墨,将墨汁都倒入陶瓷盆中。
孟世明登上桌台,以粗壯大筆沾墨,立在這巨石面前,心中升起無限豪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