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3章(第7頁)

  皇帝點了點頭,随後再次回到了禦案前,隻是抓起筆之後卻許久沒有落下,好一會之後忽然擡頭。

  “來人,傳刑部尚書、承天府尹,大理寺卿,禦史中丞!”

  一邊的老太監心中吃了一驚,但還是立刻領旨退下。

  “是!”

  或許反倒是譚元裳的到來讓皇帝下了某種決心,也或許是因為譚元裳的到來讓皇帝動了别的念頭。

第598章

恍惚與荒誕

  在皇宮禦書房内的皇帝召見諸多大臣的時候,楚航自己卻在楚府中還算自在。

  難得有貴客到來,楚府當然是需要操辦一場家宴款待,不可能讓人聊了天就走。

  不過在客廳之中叙舊過後,阿飛和楚航有一段獨處的時間,這對女婿和嶽丈之間縱然有許多誤會好許多尴尬,但終究還是有些話需要私下裡說。

  亦如這些年的愧疚,亦如楚绮往日的思念,以及在那陰間忘川橋邊的種種托付灰勉是完全不知道避嫌的,或者說他也不覺得這需要避嫌,說不定就在某個地方聽着。

  而易書元和齊仲斌則是暫且離開,到了這楚府的花園之中散步。

  遠處的池塘中,楚航的小孫子正在那邊用抄網抓池子裡的魚,隻是魚的速度很快,這孩子年紀又小,怎麼也抓不住,一邊有家丁和丫鬟在看着,陪着他跑到這跑到那。

  偌大的楚府,似乎沒有什麼楚家人在這。

  不過易書元和齊仲斌對于楚府的情況了若指掌。

  楚航兩個兒子,一個在外為官,一個在長風府繼承了楚家的窯廠,楚家的技藝倒是也沒失傳。

  楚航的兩個女兒,一個早已嫁為人婦,遠在數千裡外的官宦之家,一個小女兒香消玉殒多年,而楚夫人也早已故去。

  過陣子,小孫子也會被楚航送回長風府去。

  兩人看着那邊孩童在歡鬧着,或許是因為楚航的霍達,以至于除了幾個老仆外,楚府内并無什麼緊張的氛圍,自然也不可能影響到一個孩童的玩樂。

  “童心天真,無憂無慮,真好啊”

  易書元感歎一句,齊仲斌在一邊撫須着點頭,随後還是猶豫着問了一句。

  “師父,不知為何,楚大人這一劫弟子算不到,可有解法?”

  以齊仲斌如今的道行,縱然入仙道不足百年,但畢竟是易書元的親傳弟子,更是修習乾坤一脈的妙法,看似沒有時常在身邊教導,卻以通感之妙悟天地之道,絕非尋常修士能比。

  而齊仲斌察覺自己算不到楚家的情況,就足以說明此乃劫數,而且不一般。

  不過嘛,師父在這呢,直接問好了。

  易書元笑了笑。

  “你都說是楚航的劫數了,尋常庸碌之輩,身在劫中而不自知,而楚航明晰内外,如何做心中早就打算。”

  齊仲斌微微皺眉,他對于大庸還是很有感情的,天然就不希望大庸朝堂變得污穢,也不希望皇帝昏庸。

  “朝堂上的派系之争是一個繞不開的問題,不論是官員還是百姓,天然都會抱團取暖,這是人性!楚大人門生遍布天下,所謂結黨營私真是再方便不過的借口”

  “然楚大人一生為官清正,為江山社稷立下汗馬功勞,皇帝不加以褒獎也就算了,但也不可太過,難道臨老還要讓這位相國不得善終麼?”

  “褒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