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5章(第9頁)

  城外大通河的一座大拱橋上,易書元手中折扇輕輕扇動,也擡頭看着天空的煙花,一邊的齊仲斌撫須看天,臉上也露出幾分笑容。

  人間喜慶的時刻,也讓師徒二人通感幾分煙火之情。灰勉順着橋欄竄了過來,跳上易書元的肩頭還取出兩隻大雞腿。

  “先生,除夕呢,吃不吃?”

  “哪偷的雞腿?”

  易書元這說一句,灰勉頓時露出不滿。

  “什麼叫偷,雲萊殿的貢品不本來就是給我吃的麼?”

  易書元擺了擺手,灰勉便看向一邊。

  “齊小子要不要?”

  “多謝灰前輩!”

  齊仲斌自然毫無顧忌,伸手就接了過來。

  看着灰勉啃得歡,易書元卻搖頭歎息一句。

  “可惜是白煮的雞肉,一點調料也沒有,吃着沒什麼意思。”

  “用來供神的嘛,還能這麼做啊?”

  灰勉含糊着這麼說着,而齊仲斌則是露出笑容。

  “師父,灰前輩,日前為上燈樓樓主解簽算了一命,今日他在上燈樓預留了一個雅間,準備了一桌豐盛酒菜!不如我們這就過去吧?”

  “哈哈哈哈哈,不錯不錯!”

  易書元也笑了起來,而眨眼已經将一個雞腿啃幹淨的灰勉更跳到齊仲斌肩頭,用油光光的爪子拍他。

  “哈哈哈,孺子可教也!”——楚航趕在年前奔走嶺東、河西兩道多地,親自安排好了大量工作,為的就是盡快展開一切工作。

  新年一過,天氣尚且嚴寒,但兩道多地已經提前開始動工。

  到這時,似乎才是俞子業原本想象中的抗災場面,楚航坐鎮登州,兩道多地的情況則彙總到這裡。

  在天寒地凍的時節,幹旱似乎摸不見看不着,但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在和時間賽跑,真等到春耕以後就晚了,說不定就是荒廢大半年的光陰。

  紹元七年春,嶺東道、河西道依然沒有下幾場雨,一些大河大湖的水位都在不斷下降。

  到了耕種的時節,情況似乎也依然不見好轉,嶺東稍好一些,河西則是愈發嚴重。

  有時候,天空會有陰雲,但偏偏不下雨,過一陣子這陰雲也會漸漸消散,仿佛老天在同人們開玩笑。

  登州衙門,楚航在官署處理公務,桌案上的圖文上,已經有多地的抗旱渠完工,畢竟是一條水渠,工程量不算太大。

  甚至一些地方的水渠已經先一步和嶺東抗旱渠接軌,多少也是緩解了河西的旱情。

  旁邊也有不少當地官員,有的整理各地的奏文,有的則是總結各地的消耗。

  “辰州的已經差不多了,泗州的什麼時候能完工?”

  “聽當地官員彙報,應該快了,隻是嶺東的水也不多,能引到泗州已經是極限,後面幾州怎麼辦?”

  楚航微微搖頭。

  “隻能先如此了,對了,朝廷的糧食到了多少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