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,先帝當年所賜之時也有過此等顧慮,故而留下過一句口谕。”
“口谕?”
皇帝皺起眉頭,譚元裳則自顧自說了下去。
“先帝雲,丹書鐵券若是用來救别人,未免亂了朝綱,隻準免罪一次,過後收回!”
皇帝臉上露出幾分下意識的驚愕,他似乎明白了,譚元裳從頭到尾都将他給看穿了,心中也是升起怒火,卻又無從發作。
譚元裳明顯是在欺君,但皇帝卻又無法直接這麼質問,畢竟隻是爺爺明宗的口谕,而譚元裳也活着。
“好!譚公為國為民,實屬高義”
皇帝站了起來,定睛看着這個似乎從去年到今年蒼老了許多的老人。
“雖然相信楚相定然清白,但朕也不想一些案件弄得楚相的名聲受損,既然譚公如此決定,既然先帝有此口谕,那朕便答應譚公!”
縱然楚航免除一切罪責又如何,如今朝中已經一定程度上肅清,皇帝也并不怕什麼。
一直持禮而立的譚元裳又長揖下拜一禮。
“多謝陛下隆恩!”
這丹書鐵券既然你想要回去,那便要回去吧,至少這次多少也能派上一些用處。——五月初三,登州衙門外,京城的使者來到了這裡,随後沒過多久,以楚航為首的一衆官員就到了登州衙門大堂。
“楚航接旨——”
太監高亢的聲音響起,楚航和一衆官員紛紛行禮接旨。
“朕紹膺駿命,顧今次朝野之亂”
随着太監持續宣讀,聖旨的内容也終于為衆人所知,講述了朝堂之上的一些變故,以及楚航可能涉及的案件。
但這些案件如今都戛然而止,因為譚元裳使用丹書鐵券,皇帝也有心護持楚航,所以一切追查至此而止!
這道聖旨沒有提及任何抗災的事情,全都是楚航一個人的事。
“欽此——楚相,領旨吧!”
“臣楚航,謝聖上”
楚航上前接過聖旨,臉上出奇的平靜,随後他看向身邊諸多官員,也看過俞子業,原本在震驚之中的後者一陣莫名心虛。
楚航也不多說什麼,手持聖旨一步步走了。
“楚相,楚相,陛下還有讓老奴問問,抗災都到了快要入夏了,可有成果啊?”
楚航并沒有回答,隻是一步步離去,那太監愣了一下,想要再追問,但看着楚航那離去的蒼老背影卻莫名有些心慌
第606章
最後一個門生
有句話叫做事在人為,有些事也往往需要真的沉下心認真去做才能明白過來。
俞子業這段時間跟随在楚航身邊,最開始甚至存了使絆子的想法,到後面是真的沉下心來去虛心學習,也就很多時候能代入真正做事之人的角度去思考。
有時候一個意外的契機促成一次微小的轉變,随後可能漸漸改變人生,而俞子業就有這種趨勢。
所以當朝廷的聖旨到登州的時候,是俞子業一方面明白皇帝的心思,一方面也能明白楚相的無奈,同時也更有一種莫名的窩火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