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2章(第6頁)

  水面又分開了波浪,一個披着波浪長發且上身赤裸的男子踏着波走來,此刻的夜叉統領臉上帶着驚愕與慶幸,同時也帶着幾分羞。

  雖說這個凡人有仙尊助力,有種種緣由,但說到底講這些都是借口,自己是輸給一個凡人老頭了!岸上其他人的表情他并未多看,而是到了易勇安等人前頭的水中,拱手向前方行了一禮。

  “易公,我乃娥江中姚娥娘娘麾下的巡江夜叉,多年前你未能上的不是什麼大魚,而是我在江中施法,今日與公再度交鋒,是我輸了,要殺要剮悉聽尊便!”

  易勇安愣愣看着前方,剛剛的精氣神似乎都沒了,撓撓頭看看夜叉,再看看易書元,好一會才反應過來,趕忙起身回禮。

  “你這不是魚啊.快快請起,我隻是想要釣些魚罷了.”

  夜叉擡起頭。

  “要魚還不簡單?”

  話音落下,夜叉輕輕一揮手,江面上“嘭”“嘭”“嘭”跳出許多大魚,直往岸上蹦.旁人或拍臉或擰腿,難以置信者為多數,這種事說出去怕是都沒多少人信的,而坐同樣事的,還有那麼兩艘途經此地的樓船上的一些人。

第626章

親人送親人接

  易老太爺去河口釣上娥水夜叉的事情很快在西河鎮傳遍了。即便有一些個親眼所見的人,但這種事還是太過誇張,有信的人自然也有很多不信的人,卻也不妨礙這件繼續傳開。

  不過至少有一點是可以确定的,那天人群回來的時候,幾條船上滿載了娥江大魚,都是那種個大鮮活的。

  易老太爺承諾的請全村人吃魚當然也兌現了。

  或許易老太爺可能是忘了,如今早已經是西河鎮了,但還是有不少原本西河村的一些老人健在的。

  鬧鬧哄哄一陣整個西河村的老鄰居大多都來了,西河鎮如今的新鄰居也有不少來賞臉的。

  易府擺開大席面,還請了鎮上酒樓和客棧的大廚前來幫忙。

  外頭還吃得熱鬧呢,易勇安就坐在大堂中和人高談闊論,講着自己如何同大魚博弈。

  “你們是不知道,我惦記了幾十年的那條大魚,原來是娥江中的一名夜叉神,好家夥,難怪當年我釣不上來。”

  “那易太爺您如今怎麼釣上來了呢?”

  說話的鎮子上的孩童,并且這會易勇安身邊圍了不少,他們提前吃完了就都過來了。

  易家這種大席面,隻邀鄉人前來,既不是壽宴也不是婚宴,自然不用收什麼禮金,純粹是請人吃飯熱鬧熱鬧,自然誰都愛來,尤其是小孩子。

  也隻有小孩子永遠保持着好奇,聽到那些奇異之處會瞪大了眼睛報以震驚。

  關鍵是聽易老太爺講故事,還能拿糖果。

  “嘿嘿,我如今怎麼釣上來,那自然是功力漲了,都聽過江湖客吧,能飛檐走壁,勤學苦練年深日久自然武功蓋世,我釣魚也是這麼個道理,到老了可不就厲害了嘛!”

  孩子們一陣驚歎,個個都是原來如此的樣子,也有不少孩子看向易太爺身後的架子,那根魚竿就陳列在上頭。

  而在另一處屋子内,吳家父子則同易書元講述着那些年吳明高的事情,更是拿出吳明高晚年的一些臨摹之作,以及一些沒能寄出去的信件。

  總而言之一句話,吳明高晚年也算自得其樂。

  與今日府上的熱鬧相對的是,易家人今天大多都沒有太過遠離,易軒和易阿寶更是就在廳堂附近不走開,他們心中有一種懼怕,懼怕老太爺心願已了,随時可能“離去”。

  可能是一種淡淡的直覺吧,易家人多少都明白老太爺時日無多了,哪怕有郎中說老太爺身子骨好得很。

  易書元也在家中,甚至也說書助興,隻是廣大與會者并不會覺得他是易家的祖太公,隻是易家請來的一個說書人。

  緊張了一整天,易勇安能吃能笑,睡了個午覺還引起不少人驚慌,引得不少易家人彙聚,結果隻是一個午覺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