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是從西河村中走出去的漢子,曾經在元江縣當了捕快,早年因公殉職,沒想到也成了陰差。
“周老弟,真的是你啊”
易勇安此刻熱淚盈眶,記憶也終于再無模糊,他忽然發現,除了妻子,今天來接他的可有好幾個熟人。
“這不是老李頭嗎,你也來了?”
又是一個熟悉的老衙役,往日裡較為嚴肅的陰差,今日也向着将死之人多說幾句。
那幾個人名從易勇安口中出來,易家人有的人心中發慌,而更多的則是悲傷。
沒過多久,易家就傳出哭聲,易老太爺終于還是沒能熬過今年,撒手人寰了,走的時候兒孫簇擁,也算是喜喪。
第627章
人生如其味
紹元七年,朝廷經曆了兩場大變動,前面的自然不用多說。
後面到這年秋季,或許是為了平息事态,或許是皇帝自己也心虛,也或許本來就準備這麼做,對于舊派文臣的一些過度清算追查也沒有再繼續下去,風聞奏事的趨勢也止住了。
而原本隐瞞災情的幾州知州被定罪問斬,京師之内也有包括門下侍郎詹式微在内的多名官員被處以極刑。
不論以後會如何,至少當今大庸天子自認為已經算是處理得較為妥當。
不過這些大抵也就是安撫勳貴的手段,對于尋常百姓還其實影響并不大,也了解不到這麼深,朝野之事不如一部《楚公傳》讓人有共鳴。
對于遠在月州元江縣西河鎮的人們,易家老太爺的過世就是大事了,再遠的顧不上。——加上易家作為如今元江縣數得上的名門望族,白事的規格自然是不會小,尋常人喪葬哀悼時日不會太長,畢竟要顧及農事生産。
而易家這種家庭,又要顧及為官長孫的名聲,除了老太爺下葬耽誤不得外,白事則是延續一段時間。
易勇安依舊葬在了闊南山的山南崗上,這裡如今已經是易家獨占的祖墳之地。
喪葬隊伍浩浩蕩蕩,除了易家上下一大群人,西河鎮裡面一大群人,元江縣中與易家有往來的人也到了不少,就連就連之前派人悼念過的元江縣令也又派人露了一下面。
送葬隊伍中自然是有易書元的,但并未在太靠前的位置,他倒是不介意以勇安大伯的身份出現,隻是這多少有些驚世駭俗,還是延後一線吧。
或許正常送葬風俗确有特殊之處,能保魂魄安穩,但易勇安本就安穩的很,今日也就是個過場。
黃宏川和老松一起站在闊南山中一峰之上,看着從山南崗延綿出老遠的送葬隊伍。
“沒想到易家影響力已經這麼大了。”
老松這麼感歎一句,黃宏川則是笑了笑道。
“可不是麼,易家的影響力可不止于元江縣了,在月州也是叫出名号的,隻可惜,以後怕是聲名愈盛離道愈遠了,常言道,君子之澤五世而斬,但很多時候是到不了五世的。”
老松聽聞此言看向黃宏川,又問了一句。
“易家最近的那一個是易保康麼?亦或是易阿寶?”
這老松一直突破自我的過程稍顯漫長,幾十年來如尋常古松伫立山間,不問外界一切,對其他事知之甚少,在他過去的記憶和上次宴席的感覺中,還是對易保康和易阿寶的印象最為深刻。
黃崇川沉思不語,想了下才回答。
“真要算起來,或許是今日躺在棺椁中的那一位吧。”
天近正午,棺椁下葬完畢,浩浩蕩蕩的人群也都下山去了,後隊的走早一些,至親則最晚走。
易書元走在人群中步伐略慢,偶爾也會回頭看看山南崗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