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6章(第6頁)

  之前在老婆婆那裡,燕時洵就想問出這個疑惑,老婆婆卻反複的說“活着就好”,怎樣也不肯回答他的問題。

  于是此時,燕時洵存了試探的意味,想要從老人的反應中得到答案。

  ――對方說的話可能是在騙他,但是對方最細微的反應卻無法騙人,那是人的本能。

  但是,老人卻并不覺得這是個敏感冒犯的話題,隻是歎了口氣:“年輕的孩子嘛,他們有自己的事業,不要我們這些老人咯。”

  另一位老人點點頭:“幸好我們自己的身子骨還算硬朗,要不然這日子真的沒法過下去。”

  他歎息般道:“孩子們都出去打工了,我們就是想要讓他們留在身邊也不忍心啊,時間長了,他們不願意回來,也就這樣了。”

  老人們的臉上流露出些許寂寞和惆怅,其中一名老人一瞬間神色悔恨,但很快就恢複了正常。

  燕時洵認可了這個說法。

  确實,現在年輕人外出打工,整村老人留守的情況,确實是存在的。再加上長壽村地處偏僻,外出的人不方便回來也可以理解。

  “那之前來定居的那些人呢?”

  燕時洵敏銳的注意到了村子裡并沒有任何外人,此時也沒有直接相信對方的說法,而是一針見血說出異常之處。

  要知道長壽村之所以出名,就是得益于最早起的那批背包客和定居者,因為他們發出去的照片和遊記,大家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個村子,然後才慕名而來。

  而被吸引來的,自然也是有相似傾向的人。

  比如重病不想再拖累家裡的人,比如厭倦了城市生活想要悠閑養老退休的人。

  那些人可都是中年甚至年輕人,可燕時洵依舊沒有在村子裡看到他們的身影,甚至沒有找到他們定居的房子。

  老人不慌不忙,道:“?悖?山裡沒什麼好東西,那些人倒是來住了一段時間,但都堅持不了太久就忍受不了山中無聊,就走了。”

  另一個老人點點頭,有些惋惜:“我還挺喜歡那個攝影師的,可惜了。”

  燕時洵皺眉:“可是外界并沒聽說過他們回去的消息。”

  那些來長壽村定居的人,一般都是先在長壽村居住幾個月,然後返回家中處理好一切事情後,就從此來了長壽村,外界無論妻兒親友,都再也沒有他們的消息。

  所有人都覺得,長壽村真是個神仙地方,竟然吸引了這麼多人去隐居。

  可落在老人們口中,卻變成了另外一個故事。

  面的燕時洵的疑問,老人平靜的搖搖頭:“那我就不知道了,他們走了之後,我也不清楚他們在村外面的情況。”

  另一位笑着道:“和你們年輕人比不了,我們不用手機之類的東西,你看我們這地形,進山出山都困難,和外界沒什麼聯系。”

  無論燕時洵問什麼,老人都能給出似乎沒什麼問題的回答,從頭到尾神色都沒有異常,誠懇又親切,像是家中有問必答的長輩。

  但偏偏燕時洵就是覺得哪裡不對勁。

  老人很快就打好了水,挑着扁擔向燕時洵揮手告别,還邀請燕時洵等人有時間去他們家做客。

  燕時洵禮貌的與老人們告别,卻沒有回應他們的話。

  因為之前的異常,燕時洵警惕着,不想與老人結下這樣的因果。

  對于普通人來說,客套話的敷衍已經是常見,但要是對方來路不正,就貿然答應了對方的邀請……

  燕時洵眸光暗了暗,站在河水邊,側着身一直注視着兩位老人結伴而行,走回村子裡。

  直到再也看不到兩位老人,他才大跨步向隔壁小木樓走去,想要再去看看那老婆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