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即便如此,白師傅依舊沒有想到,傳說中的酆都,竟然就隐藏在自己每日溫習的唱詞裡。
如果不是李乘雲聽說了鬼戲,又在前來白紙湖的時候,發覺白紙湖邪祟滔天遠勝人間,最後确定了源頭藏在皮影戲裡,白師傅恐怕直到死亡的時候,也不會意識到這個秘密。
“我本來想要把皮影戲帶進墳墓裡,但是你師父,還有你,都找到了我。”
白師傅歎了口氣:“這就是天意嗎?”
“那我師父找到了嗎,酆都舊址?”
燕時洵追問:“他有沒有說過,他找酆都舊址的目的?”
白師傅沉吟着,陷入了回憶:“居士他,似乎是想要找酆都裡的某個鬼神,但是他并沒有和我說太多。”
這倒也在燕時洵本來的猜測中,聽到白師傅這麼說,燕時洵并沒有太失望。
很多人想要真相。
但他們隻是嘴上說說而已。
實際上,能夠承擔真相背後的殘酷性的,隻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人。甚至很多人在面臨這樣的抉擇之前,都從來不會想到,自己原來并沒有想象中那麼堅強。
燕時洵見過很多這樣的事情,亡者的家人想要知道亡者死前的經曆,哭求着驅鬼者或者轄區的負責人,說自己一定要知道真相才能安心。
但是很多家人親朋得知亡者死前最後的遭遇後,往往都會驚吓到昏死過去,甚至有人因此悲?Q過甚而導緻了死亡。
蘭澤的具體死因,就一直沒有詳細的告知他的父母,也沒有讓他父母看到他破碎到拼不出人形的遺骸。
一應後事,都是由成景在操辦的。
這也是很多成熟驅鬼者的共識――不要,把自己所知所想,随意告訴其他人。
哪怕是事主。
沒有人能夠預料到事主會不會被真相驚吓到,甚至會不會做出過激舉動,導緻驅鬼最後以失敗告終,或是害了事主本人。
李乘雲自然也知道。
并且,作為在燕時洵進入驅鬼者這一行之前,天賦最高的人,李乘雲曾經很多次在入定時得見天地,也知道窺視大道的代價。
沒有與得到的信息相匹配的力量,隻會死于真相之下。
天地不仁,自然也不會允許有人能夠窺見大道布下的棋局,任何微小的變數都可能改變未來。
而生人有情,沒有人能夠保證自己可以處于永遠的理智冷靜,不偏袒自己所熟悉或偏愛的人。
――如果大道定下的未來,會以你所熟悉親近之人的死亡為代價達成,你會眼睜睜的看着親友死亡嗎?能夠忍得住什麼都不做嗎?
大道不會讓自己缜密的布局經受任何風險,因此,不論任何人神鬼以何理由窺視大道,隻要不是大道認可之人,就必然會死于強烈的因果反撲之下。
李乘雲沒有将實情告訴白師傅,是在保護他。
知道的人越少,事情才越有實現的可能。
天地之間唯一留下的一線生機,狹窄卻捉摸不定。
即便是李乘雲,他想要改變天地,也必須要慎之又慎。
但李乘雲的目的是酆都……
燕時洵抿了抿唇,想起了邺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