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2章(第2頁)

  “我要找到我師父,然後帶他離開。”

  燕時洵勉強讓自己的聲線保持着平靜:“就算師父隻剩下殘魂,魂魄不全無法投胎……我也要帶他走。”

  “他的歸宿,不應該是這裡。”

  為了天地衆生付出一生的人,不應該和舊酆都這座必然沉沒的鬼城,一起陷落。

  邺澧點點頭,安撫般握住燕時洵的手掌:“放心,時洵。”

  為衆生安危而去窺視大道,以身殉道者,舊酆都配不上。

  三言兩語間,燕時洵已經和邺澧一起,重新敲定了計劃。

  他身邊的衆人聽到了全程,但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,沒有人說必須以局勢為先不能去尋找李乘雲。

  所有人都保持了沉默。

  救援隊員心中也多有哀歎。

  他們雖不及乘雲居士,但與乘雲居士是相似的工作。

  隻不過他們在科學的範圍内,而乘雲居士負責科學之外的範圍。

  同為救助衆人,他們看到乘雲居士,就仿佛看到了自己,免不了有物傷其類之感。

  雖然他們并未見過乘雲居士,對他不熟悉。

  但乘雲居士能夠得以安眠,就好像他們在活着的時候也看到自己安詳的後事一樣,多少有些慰藉。

  那位道長的眼中,亦是有沉痛之色閃過。

  海雲觀内,誰人不知乘雲居士當年卓絕風姿?可如今為了衆生,乘雲居士已然破碎得拼都拼不起來……

  這是任何人都不願見之事。

  燕時洵以為自己是因為師父而存有自私之心,但在旁人看來,這對師徒已經付出了太多,他們就算傾盡全力回報,也無法補足一二。

  又如何會反駁?

  “我見到我師父的時候,他的狀态有些奇怪,和這裡格格不入……”

  燕時洵努力回想當時的情形。

  但因為那是舊酆都城牆恰好倒塌,巨大的聲響吸引走了他的注意力,令他擔憂身後衆人受傷,所以隻來得及匆匆瞥了師父一眼,就隻能轉身優先确認衆人的情況。

  那短短一眼中,令燕時洵印象深刻的,隻有李乘雲依舊風輕雲淡的笑容。

  和很多年前他記憶中的模樣,沒有半分變化。

  “烏木神像……”

  燕時洵猶豫了一下,還是向邺澧主動提起了曾經被邺澧自己舍棄的形象:“那尊神像,會不會是我師父,從舊酆都找到的?”

  “按照你之前所言,那一戰中并無生人參與,除了鬼魂和大道之外,也沒有其他見證者。那看到你當年形象的,也隻剩下兩方鬼魂了。”

  燕時洵想起之前見到的十萬陰兵,率先排除了是邺澧率領下的酆都洩露此事的可能。

  以那些将士死生追随的忠誠,想讓他們背叛邺澧,流出曾經的形象,很難。

  況且,按照鄭樹木所言,李乘雲當年的活動範圍,一直都在白紙湖周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