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們站在燕時洵周圍,裡三層外三層的将他圍在其中,卻沒有任何鬼魂展露出惡意,反而乖順的聽着燕時洵的話。猛然垮下的肩膀和松懈下來的魂魄,像是終于找到了能夠傾聽它們怨恨不甘的主心骨。
驅鬼者對婦人的态度,被所有惡鬼看在眼裡。
它們雖然因為心中憤怒而時常與其他鬼魂撕打,但千年時光孤寂,沒有了鬼差之後,好像連曾經被帶去受刑罰都成為記憶中的趣事,總好過無事可做時一遍遍又一遍回憶起生前。
不過也因此,這些鬼魂對附近其他鬼魂的情況,都大抵知曉。
當燕時洵向那婦人做出承諾時,又何嘗不是在說給其餘鬼魂聽?
那些鬼魂也都感同身受,與婦人一并,感受到了那份直抵魂魄深處的撼動。
它們在此之前并未見過燕時洵,也不知道他是否會信守承諾。
但是,它們别無選擇。
舊酆都等了千年,才等來了一個燕時洵。如果錯過了這一次,它們不知道下一次還要多久。
千年又千年,它們……快要撐不住了。
鬼氣越發濃重,侵占神智,屬于人的那一部分就越來越少,到最後,它們會忘記自己的姓名和來處,甚至忘記自己的仇恨,隻成為舊酆都街道上的瘋癫惡鬼。
而被它們牢牢記了千年的仇人,也再不會有人記得他曾經的所作所為,仇恨被埋沒于沙土中。
鬼魂不想堕落到那種地步,它還拼了命的想要複仇。
為自己的死亡和不甘,為自己的親朋愛人。
為此,它們願意相信燕時洵。
燕時洵将惡鬼魂魄中的動搖看在眼裡,他不動聲色的等待着,等惡鬼主動低頭,向他求助。
雖然他有心救助這些惡鬼,不忍心看這些原本不應該在陰曹地府受苦的魂魄,被困在舊酆都不得解脫。
但與此同時,他也很清楚,這些是鬼,不是人。
他不知道這千年中,是否有魂魄支撐不住于是堕惡,也不清楚會不會有魂魄因為不願離開舊酆都而又其他動作。
燕時洵在救助惡鬼的同時,也警惕着它們。
任勞任怨的付出從來不是燕時洵所擅長的,因果相抵才是他所認同的方式。
除此之外,燕時洵還想要從這些惡鬼口中,詢問出有關李乘雲和鬼嬰之事。
既然它們一直都在舊酆都,那多少會聽到些消息。
街道上能看到最多的事情,也是消息流傳得最快最廣的地方。
雖然它們已經是鬼魂,或許對外界并不感興趣,隻執着于自己的苦痛。但隻要有一個鬼魂,告訴燕時洵一條線索,對他來說都是很大的助力。
燕時洵将魚餌抛出去,然後習慣性的将底牌抓到手裡,将主動權牢牢握在手裡。
――如果他求着鬼魂,讓它們允許自己幫助它們,那鬼魂必定不會珍惜,甚至獅子大開口,或者反手坑他一把。
但如果反過來,讓鬼魂在看到希望之後苦苦索求,經曆艱難才得到離開的機會,它們反而會格外珍惜。
雖然兩種行事的結果看起來相似,但燕時洵并沒有做爛好人付出一切的習慣。
他可以救,但惡鬼不可以是理所當然的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