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永遠不知道,在自己做惡事的時候,會不會有冷漠的神一直在旁觀,看透他們的因果。
在年輕人從神廟裡搜刮金銀祭祀禮器,甚至拿走烏木神像的時候,烏木神像就已經看到了他們的死亡。
看似是意外的死亡,實則是因果報應。
即便是大道默許,但年輕人們的所作所為,毀掉了李乘雲等一衆驅鬼者壓上了生命才完成的計劃,以此導緻的所有死亡,都會被大道算到他們頭上。
烏木神像給過他們一次機會。
如果他們在第一次沒有擡起西南驅鬼者的屍骸時,就意識到不對,道歉離開,也不過是回去之後發燒幾個月而已。
但他們沒有珍惜。
而烏木神像并不是心軟的鬼神,并不會追在他人身後苦口婆心的規勸。
既然年輕人們做出了自己的選擇,那他們就必須承擔随之而來的因果。
鬼神無救。
烏木神像輾轉落進了海雲觀。
在那裡,他發現了大道之所以會放任年輕人們破壞白紙湖陣法,使得邪祟重新出現,是因為大道本身的力量在快速削減,幾乎到了危險的地步。
大道在想盡辦法自救,更是拯救天地生靈。
百年前諸神殒身,以撐大道。
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。
烏木神像看着整個海雲觀無一有神力的神像,在日升月落間,聽着那些金身神像空蕩蕩的回響,逐漸參悟透了大道本身的想法。
所以,當他看到星宿墜落,而一線生機冉冉升于西南的時候,他知道,是時候了。
――是時候回到最初的戰場,再次大戰一場,将舊酆都連同所有積攢下的因果一起,一并掃清。
烏木神像消失在海雲觀,而重新出現在了白紙湖,無聲無息的潛入西南。
在舊酆都氣急敗壞的翻找時,烏木神像早已經化身為戰将,守在黑暗中,冷冷的看着鬼道與大道此消彼長的鬥争,靜待着時機的來臨。
但是有一件事,是戰将沒有料到的。
就是,燕時洵。
當他站在亂葬崗的屍山上回首看去,那青年明亮的眼眸,瞬間就看進了他的心裡,撞入了他的神魂。
并且最關鍵的是,那青年認識自己,輕松叫出了他未來成為鬼神後的名字。
戰将有些惋惜。
他鎮守西南千百年,從未踏足過人間,更不曾為任何人神鬼動搖過信念。
卻唯獨燕時洵……
他後悔,先遇到燕時洵的,不是他。
而是酆都之主。
“就算我不曾說明,你也會知道,我想要做什麼。”
戰将的聲音很冷,還帶着無法解決邺澧的遺憾:“雖然我也不想,但很顯然,我們不過是一體的兩種狀态化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