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片溫柔如水的力量中,他可以安心的依靠着身邊這位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驅鬼者,沉沉睡去。
燕時洵耐心的等待着生機滋養路星星的神魂,時刻掌握着他的情況,不讓自己過于充沛的生機,有一絲一毫傷害到他的可能。
但他的心裡還記着路星星微涼的臉頰,環顧四周之後才發現,這房間裡竟然連個取暖設施都沒有,完全靠這幾床棉被取暖。
燕時洵的眼眸不由得微微一暗。
他當然知道,這不是海雲觀故意想要虐待路星星,而是整個道觀中都是這樣的條件,而在此長大的路星星,也繼承了道觀節儉的習慣,并沒有像其他一些人那樣生活得紙醉金迷。
作為獨立音樂人,路星星的錢多花在了自己的愛好上,不管是音響設備,還是更好的材料更好的技術,在這上面花出去的錢如流水。
但對于他自己本身,卻從未有過如此巨額的開銷,反倒在非工作之外的時間,全在海雲觀吃住。
海雲觀還沿用着數個世紀的古老建築,即便曾經修繕過,也沒有鋪張浪費,隻是讓道觀樓閣維持了最基本的使用功能,每一年的維修也都擁在了大殿和遊客的前院,分到道觀後面道長們住所上的,很少。
修道之人,大多并不在意這些外物。
即便他們本可以出入豪車大宅,香槟美酒夜夜笙歌。
海雲觀每一年光是香火錢,以及道長們在外幫人做法事驅邪捉鬼的報酬,加起來就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。
但是這些錢,都被海雲觀用來向民衆布施,幫助向道觀求助的人們,以及捐給了各地的官方。
濱海市之所以如此信任海雲觀,也是因為濱海市的幾項公益計劃,全部為海雲觀出資捐贈。官方深刻的了解海雲觀的品性,知道數百年來這個道觀從未忘記過守衛生命的初心。
從大山深處到城市街頭,凡是海雲觀道長走過的地方,就有他們捐款的痕迹。
即便每位道長的報酬堪比巨富商賈,但這些錢,他們也并沒有興趣留在自己的口袋裡。
報酬就是因果,用以抵消那些求助之人的罪孽和過錯,貪圖金錢,隻會被金錢吞噬。
海雲觀道長很清楚這件事。
他們隻留下了自己日常所需的錢财,一日三餐,衣食住行的保障而已。有時就連朱砂黃符都要買不起了,還要省着些用。
――燕時洵之前就見過一位道長,把符咒扔出去驅鬼之後,還要看看哪張沒有打中鬼魂,再仔細的一張張撿起來,下次重複利用。
就算在外吃飯,巨富商賈宴請,也都知道海雲觀的道長們不喜歡鋪張浪費,點一桌子菜再倒掉隻會引來道長們的厭惡,因此也都被影響得下意識有所收斂。
比起看起來擺了滿桌子好看卻吃不完的菜肴,道長甯可将這些飯菜拿去救濟生活困難之人。
外人不知,隻以為海雲觀必定是财富滔天,斂财的手段數不勝數,說不定觀内還藏着巨額的财富,對此時有诟病。
就算道長誠懇的說明自己隻是吃得飽飯的普通人,很多人也嗤笑不肯相信,反而執意相信自己看到的東西。
就算有人信,卻也大多不屑,覺得花費那麼多時間精力去做道長有什麼用呢?有文憑嗎?有工作嗎?有社會地位嗎?有錢嗎?
一群沒錢買不起好東西的窮逼而已。
――或許有些地方會有充足的财富,但那絕不會是海雲觀。
但面對這樣的話,道長從來隻是笑笑不予理會。
即便有年紀輕的道長脾氣暴,但也會被其他道長攔下,一句“口舌業”輕描淡寫的略過,不曾放在心上。
在這樣的情況下,對于自己居住的環境,道長們自然也不會太過裝飾。
反正濱海市的冬天凍不死人,打坐入定,冥想沉思,一夜也就過去了。冷點也無所謂,剛好能夠在神智清明的情況下修行,反倒是好事。
被這樣教養長大的路星星耳濡目染,自然也是相似的行事作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