狂風:“說到種地,我突然想起來之前打獵的時候,在一個小區裡見過一座和塔一樣的溫室遺址。不知道裡面還有沒有能回收的東西,反正當時我們沒進去,我覺得你要是想種地的話,不如去那裡找找,看有沒有什麼能用的東西。”
方長:“确實,說起那個大房子我還有點印象。不過想把那東西拆過來,恐怕不太容易吧?”
狂風:“隻是建議。”
瑪卡巴子:“謝謝大夥們!我這就去試試!”
溫室大棚啊。
有點意思。
看着帖子裡你一言我一語的讨論,楚光饒有興趣地摸了摸下巴。
其實從戰前地圖上看,立體種植技術在清泉市的應用還挺廣泛的。
隻不過,這倒不是因為立體種植這個概念本身有多優秀,純粹是因為可控聚變給各行各業提供了幾乎無限的能源。
幾乎無限的能源是什麼概念?
這意味着一切宏偉的想象力都具備了實現的基礎,能源的成本甚至可以直接從社會生産的每一個環節中劃除。
從工業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,到超市貨架上的一粒米。
這種極度富裕的烏托邦時代,對于還在建設烏托邦的人們而言,是很難去想象的。
“真想去戰前時代看一看。”
可惜,那兩本日記對于戰前世界的具體隻字未提。
楚光心中感慨,将論壇裡比較有意思的帖子看完之後,便起身去了避難所外面。
北風呼嘯。
地上的積雪已經沒過了膝蓋。
為了防止積雪堵塞交通,楚光不得不讓老盧卡發布了清掃積雪的任務,招募了兩個力量系的萌新,将主幹道上的積雪清除。
一小時1銀币,倆個小萌新拎着鏟子,哼哧哼哧幹的很愉快。
這時候,一名玩家手中捏着一張申請書,匆匆忙忙地從倉庫的方向跑來。
那玩家不是别人,正是之前在論壇上聊得火熱的。
“尊敬的管理者大人!我認為我們的避難所需要更多的糧食,我想為我們的前哨基地建一座溫室農場!這是我的計劃書,請允許我占用您十分鐘的時間,向您詳細說明我的計劃——”
“準了。”
打斷了他的長篇大論,楚光接過計劃書隻是掃了一眼,便将這張價值一銅币的紙,随手塞進了兜裡。
看向阿巴阿巴張着嘴的巴兄,楚光思索了片刻,繼續說道,“你的土地位于前哨基地西門外沿湖區域,面積20畝,那裡有耕種需要的淡水和肥沃的土壤。唯一的麻煩是,那是一片未經開墾的土地,但我相信這對你來說不是問題。”
看着這位巴兄還打算說些什麼,楚光直接一張支票開了出去。
“從現在開始,你的‘溫室農場’将獲得2000銀币的預算,任務已經更新在你的VM設備中,你可以選擇是否接受這筆預算。”
“等,等一下!”瑪卡巴子一聽這話頓時急了。
倒不是因為預算太少。
而是他的計劃書寫的太急,忘了給自己的項目起名字,直接把當标題寫在文件的擡頭上了。